第一百七十九章 从轻处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崇祯当时估计是这么想的,你想在辽东当老大,没问题。你想要粮食要钱,也没问题。你杀死了毛文龙,没问题。那这些不能白让你做,你得拿条件来换。不是说五年复辽吗,要是能够办得到,一切都好说,如果办不到。嘿嘿,我就办了你。
本来崇祯还是相当不错的,准备在给袁崇焕五年的时间。观察一下再说,但是根据袁崇焕后来的表现,比如排挤满桂,比如跟着皇太极跑圈什么的,这些行为显然都是加重了崇祯要尽快把他给办了的想法。
想着想着,就把袁崇焕真的给办了。广渠门之战以后,袁崇焕被捕,九个月后,被凌迟处死。成为明代历史上最为出名的争议。千百年后,捧他的人能够把他捧上天,骂他的人能够把他骂成渣。
可他一直都是他,无论是捧还是骂,他只是他自己,一个坚持自己信仰的人,一个到死都没有放弃的人,正如他在刑台上说的那句话,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袁崇焕的故事就说到这里,杨嗣昌努力的把自己从思考中拉出来。其实作为笔者我只能说他想多了,相对于袁崇焕来说,杨嗣昌是得到了崇祯的绝对信任的。
只是伴君如伴虎,就算是崇祯是港荣蒸蛋糕,也容不得杨嗣昌自己不上火。毕竟臣子就是臣子,皇上也就是皇上。
不过这一关算是平安度过了,以后的事再说以后的。凌云也接到了朝廷的批复,他现在几乎没有什么表情,也没有什么想法。皇太极退兵了,你现在想找人报仇都没地方找你,你反正就着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不能去盛京闹事。
皇太极就是吃准了这一脉了,所以才这么的肆无忌惮。很显然,凌云也是相当的没辙,但凡有辙也不犯这个愁。
这件事在崇祯三年的二月总算是告一段落了。皇太极本来想着显示自己的十全武功,想让他的臣工们知道,自己不仅仅是个能够坐在书案后面治国的皇帝,还是个能够攻城拔寨的统帅。
结果这事吧,还真得两说着,能够在书案后面治国的皇帝,他就未必是个合格的统帅。反正皇太极的这次军事行动,可以说是胜败参半。
但是他应该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目标问题。山海关的任务就是守城,把城守住就算是赢了。而皇太极的任务是攻城,你没有把城池攻破,说破了大天去你也是没有完成任务,这个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多说的。
而且在这次消耗战中,清军的阵亡人数竟然超过了明军人数的一倍还有多很多,而且还有几千人死于清军的内耗。这一次的作战,可以说的上是清军大伤元气的一次作战,皇太极完全可以理解这是一次失败的军事行动。
当然了,再撤退的过程中,皇太极也是起飞智。直接就灭掉了明朝最为精锐的骑兵部队关宁铁骑,这是一项在清军内部值得大书特书的骄傲战果,也是这次对山海关作战唯一清军可以圈点的地方。
关宁铁骑在很大程度是曾经是大清八旗精锐的噩梦,关宁军全军覆没,说明他们的噩梦要醒来了。或者说他们能够睡一个安稳觉了。至少他们是这样认为的。
就目前的军事态势来看,山海关的军事行为还是方兴未艾的,凌云的特战队在起步阶段,目前也只能是小打小闹。所以,清军暂时还是比较享受着稳定。
凌云去找了柳夏初,希望能够在他离开山海关之前和他聊聊。柳夏初的手已经基本没有什么事情了,现在战事也都停了。他准备回京城去了。毕竟他不能够长期的在外久留。作为太医院的医正,他其实身上的担子也挺重的。
看到一脸歉疚感的凌云,柳夏初也是十分的感慨,是他给凌云提出了那样的一个条件。凌云已经努力的去践行了,但他现在才想明白,凌云是一名战场上的指挥官,只能审时度势的去制定作战计划,怎么能够为了履行约定而制定作战计划呢。
他们两人互相望了足有十几秒,然后柳夏初说:“凌大人,你不需自责,将军总要阵前死,未必马革裹尸还。祖将军的事情,并不怪你。”
凌云沉默许久,才长叹了一口气说:“这是柳大哥体谅我了,凌云并不少心肝,有什么不清楚的,请大哥放心。我一定便宜不了那些鞑子。”
第一百七十九章 从轻处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