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特战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七章 承担责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r/>
    如此骂人的成绩,幸亏是没生在崇祯朝,不然的话,能做点事的边帅或者文武大员基本上就是要被他团灭的,能够间接的加速大明王朝关门歇业的流程。

    当然了,就算是没有欧阳一敬那样的骂街水平,但是这群崇祯朝的骂人健将们的骂人态度也是不能够低估的。他们实在是骂出了高度,也骂出了态度。

    杨嗣昌想了很久,不知道如何动笔写这份奏折,于是他找来了凌云商量,作为兵部侍郎、参议道的凌云,也就是作为兵部在这里的特派员,兼任辽东军的参谋长。这个时候凌云的态度,能够左右杨嗣昌的态度。

    他很想听听这个年轻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因为他总是能够有一些鬼点子的。

    其实凌云现在的心情并不比杨嗣昌轻松,好汉做事好汉当,让关宁铁骑进行追击的命令是他下达的,虽然说他仅仅是命令关宁军追歼清军的断后部队,没有让他们进行深入的追击。

    但关宁军的全军覆没还是因为这次出战,无论怎说,凌云都觉得自己身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的心情是很沉重的,虽然他和柳夏初有约定,却不能拿着自己的士兵和部下去履约。

    他扪心自问,是希望这一次的追击能够收到预期效果的,也正是这样的心态,把大明王朝最后的一支骑兵精锐,能够和清军对抗以一敌三战力的骑兵部队,关宁铁骑给赔了进去。

    凌云很自责,在任何时候,他都是一副天塌下来都能够当成被子盖着的人。然而因为自己的过错导致别人跟着受连累的时候,他心情实在是轻松不起来。

    他觉得都对不起身上穿戴的这三品的冠带,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忽然就加官进位,但就是在这个时候,自己断送了一支精锐部队。他在接到关宁铁骑全军覆没消息的同时就在考虑写对朝廷的报变奏折以及请罪的文书了。

    杨嗣昌找凌云商量的时候,其实只是考虑到了,自己作为辽东军区的最高指挥官,也是朝廷在辽东地区的最高统帅,是并不想背这个责任的。把关宁军给打没了,这样的锅真心不能够背,如果这话传到朝廷上,让那些言官们知道了。

    估计他们的折子上就会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说,他们可能会写,是杨嗣昌这个边帅和清军有勾结,所以故意派关宁铁骑去送死,去踩人家布置好的陷阱。

    虽然听起来这样的话的确是相当的荒诞不经,但是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三人成虎的故事还是言犹在耳的,很多大臣就是被这些荒诞不经的言语给喷死的。

    杨嗣昌不想成为那样的后继者,他还知道,在朝廷上,他并不是内阁首辅。不是内阁首辅的内阁大学士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的,如果首辅属于比较好脾气比较好说话的那种,其他阁臣还算是好点。如果内阁首辅不好说话,其他的阁臣又不买首辅的账,遇到这样的机会,基本是被往死里整的节奏。

    对于杨嗣昌来说,他仗着崇祯的信任,也根本不把温体仁太当成一回事。温体仁也明白,但是有一件事温体仁是占优势的。现在杨嗣昌在外作为边帅,虽然山海关距离京城并不远。但是温体仁距离崇祯要比杨嗣昌距离崇祯要近得多。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温体仁想告杨嗣昌的刁状,那是相当容易的,因为杨嗣昌根本连给自己的辩解机会都不多。这样的奏折一上去,肯定会被温体仁推波助澜。后果也就不堪设想了。

    凌云却没有他想的那么多,他现在处在极度的内疚之中,自然就想把全部都过错都揽在自己的身上来。他告诉杨嗣昌,阁老不必这样劳神,就实话实说,把责任全都推给凌云也就是了。

    毕竟这个追击的命令是凌云以兵部侍郎的名义下达的,而祖容作为一个四品游击,对于这样的将令是不得不遵从的。这次关宁军的覆没,凌云负有完全的责任,愿意接受朝廷的一切惩处。

    杨嗣昌几乎是以诧异的眼神看着自己的这名部下,他不明白凌云为什么要把这件事全都揽在自己的身上,本来这件事并不怪他。他的确是下达了追击命令,但命令很明确是要追歼断后部队。

    也正是因为祖容的轻敌冒进才导致了这样的后果,这件事是完全不能怪凌云的,这些幸存的关宁军士兵都可证明。

第一百七十七章 承担责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