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特战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六章 如何交代[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来合适的炮手来填补位置。但是如果炸毁了一门红衣大炮,那就不是很快就能递补的了。

    红衣大炮这个东西也不是特别贵,每门大炮的造价差不多是三千两银子。要知道,每一名普通的士兵月俸只有三两五。换句话说,一门红衣大炮的价值可以约等于是九百名左右士兵一个月的饷银。这样的造价,是不能随便做实验的,要知道明军没有那么富裕。

    在万历三大征的抗倭援朝战役阶段,明军甚至使用了火箭弹的雏形小佛郎机,这些从西班牙船队的手里缴获的武器经过明军的改造显然是发挥了新的作用。这些当然很厉害,但是必须前提是有着强大的财力支撑才行。

    万历年间,虽然明朝的财政已经出现了些许的困难,但还不至于像后来那样的捉襟见肘。当抗倭援朝战役顺利结束后,麻贵带着部队班师回朝,明神宗在午门接见了他,顺便还给了八万两银子作为将士们的奖金。

    虽然有陈麟和殷正茂那样的将军,是的确不知道加入战争的普通士兵能够分到多少的,但从万历皇帝的这个举动来看,还是说明了明朝的财政当时还是有钱的。

    万历后面是只做了一个月皇帝的泰昌帝,泰昌帝后面是天启帝。在天启皇帝朱由校的时代,七年的时间内被魏公公那个死人妖折腾的国库彻底空虚。

    导致了后来财政的窘迫现象,至于现在还有人为魏忠贤翻案,实在不知道是出于哪方面考虑也不知道是什么勇气能够支撑住。

    不仅仅是财政的空虚和窘迫,更重要的是,人才也凋零的很,在天启一朝很难见的硬骨头杨涟等人死后,似乎连风骨这种东西都不多见了。

    朝廷上的官员们大多是进士出身,他们读了多年的圣贤书,从童生到秀才,从秀才到举人,从举人到贡生,最后从贡生到进士,都是想着板凳甘坐十年冷,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是一个惯常的也是正常的心态,实在是没有什么可多说的。没有一个人希望在历史上留下一笔说谁谁谁是阉党。

    当然了,有些人的道德水准是实在不能高估的,比如魏忠贤的那些干儿子、孙子们,什么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等等,那简直从道德层面去评价他们的话,实在都是侮辱了人渣两个字。

    大部分的人在天启年间就是抱定了混字决,也就是不做阉党,但也犯不上得罪阉党,所以大多数的人就抱定了上下班拿工资的心。什么活也别干,干的活越多就可能越出错,干的活越多就可能得罪人越多。

    在这种心态下做官做工作,当然谈不上是不是人才,也只能够说一句,这些人不是阉党而已,因为阉党也很忙。根本就没有时间见人就灭见人就收。

    阉党的同志们也并不容易,他们很累。这群不干活也不想当阉党的人其实很轻松。

    崇祯就是面临了这样的窘境,等他接手的时候,要钱没钱,要人才没人才。有点人才还基本上不听招呼,导致被皇帝砍了的也不乏其人。

    大炮这件事就是这样,三千两银子还是能够想办法的,但是能够铸造大炮的人才并不多见。当初倒是有一个比较靠谱的人才,那就是曾经的登莱巡抚孙元化。

    孙专家不仅修筑城墙靠谱,而且对于火药火器一路制作那是相当的有研究,可惜的是孙专家只是个技术员,不是个好领导,收了两个不靠谱的部下,把城池给弄丢了。让崇祯给一刀砍了。

    朝廷目前所使用的红衣大炮大多数是荷兰人铸造的,经过葡萄牙人的手倒卖进来,这样的话质量还是能够保证的,但是价格却是坐地起价了。

    本来一门红衣大炮的造价差不多是三千两银子,但是经过了外国人的坐地起价,再加上葡萄牙人的中间倒手,直接就可以卖到了五千两银子,完全涨了接近一倍。

    但是这东西吧,你不用还不行,所以就得考虑省着用,毕竟大明虽然很大,但五千两银子也是得考虑着怎么花的。

    祖容全军覆没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杨嗣昌的耳朵里,这是杨嗣昌上任以来第一次觉得这么为难,也是他在连续的胜利后遭到的第一次惨败,这意味着关宁军这支本来曾经战无不胜的部队,在他的手中退出了历史舞台。

    到底应该怎么和崇祯交代,这是个问题。

第一百七十六章 如何交代[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