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安营扎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两人商量了一番,都觉得这不是一场有规划和预谋的战役,发动这场战役也肯定是因为皇太极的一时心血来潮。也正是为此,他们的攻势或许看起来很凶猛,而一旦受挫。就会在不久后撤军。
这种短平快的作战方式很类似于程咬金的三板斧,看起来气势汹汹,虎虎生风的,但如果你能够接得住,那么接下来他就没咒念了。
很显然的是,如果凭借关内这两万人马要是打阵地战,的确也是能够支撑一些日子的,也能够凭借坚城大范围的杀伤敌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能够撑多久。
因为之前的作战经验已经很明确的告诉这两个青年将领,这种战役考量的绝不仅仅是两支军队谁的战力和爆破能力,而是考验他们的耐力。
在真正残酷的对抗中,高精尖的武器都会很快消耗殆尽,战争到了最后还是人与人在对抗。那这个法则其实就是说,谁能够坚持到最后,谁就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
凌云是第一次在心底来赞同杨嗣昌的做法,作为一个后来居上的将领,他已经在战场上用敌人的尸体和人头的数量确定了自己的地位。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够有资本和他的主帅叫板。
不仅如此,杨嗣昌到任以来,无论作战方略还是为人处事,都很是不尽如人意。所以对于他来说,凌云宁愿是敬而远之。也就是从这一次装病开始。两个人的关系得到了一些改观。
不过疾风知劲草,主帅毕竟是主帅,只要不是高第那样的软骨病患者,一般都不会对不起现在自己所处的位置的。杨嗣昌这一次面对着除夕夜的袭扰着,不慌不乱,表现出了自己应有的将帅之风。
凌云和赵峥都知道,山海关的军备情况究竟如何,他们没有其他的应对办法。毕竟红衣大炮的炮弹并不像是手雷,是有固定的制作工艺的,这个东西必须兵部的铸造司专家来才能够做。
山海关所存炮弹的储量要是可劲打,也就能够打两天的。这一点两名将军都是十分清楚的。但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嗣昌根本就不介意接下来应该怎么样应对炮火不济的情况,一开始就下令使劲打,不要吝惜炮弹。让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也从一开始就遏制住了清军的进攻。
换句话说,明军这样的不要命的战法也是确实把清军给吓住了。简直是打了一场仗,颠覆人生观。清军怎么也想不到,这几天的时间不见,明军简直就是打了鸡血了。
都说是打鸡血治百病,但也没你们这么玩的吧,简直是丝毫不给人家任何的心理准备,你们这么玩征求过作者的意见没有,这事的确是不厚道的呀。
清军无论如何也不会知道,他们的对手明军其实军备并不充足。如果他们坚持超过三天,明军至少会炮弹告罄。到时候至少在攻城的时候不会受到定点爆破的苦恼。
应该在困难的时候坚持,才能够看到光明和出路。但是皇太极犹豫了。将失一令,能够导致军破身死。何况皇太极这是一个政权的扛把子。他的决策能够影响的,并不单纯是几万军队,而是一个政权。
他不能够不纠结,因为他在明军的红衣大炮之下吃亏,这并不是第一次。最早的时候是在宁远,十三万大军对阵一万明军,憋屈的不行。再后来在锦州,被赵率教啪啪打脸,拿着清军当成移动目标打着玩,这一次又看到了红衣大炮,完全是哆嗦着打。
皇太极纠结了,也郁闷了。他的亲信上三旗,就三万多人,要是一晚上就能打没了两千。那这三万人都不够一个星期的消耗的,要是皇帝御驾亲征,没到一星期就把三旗精锐打光了,自己还有什么脸面继续做皇帝呢。
如果现在继续打下去,那么结果就是继续消耗兵力。如果现在就撤退走人,那就丢人现眼了。带着三万大军出征七百里地,打了一晚上,受了挫就想跑,这话说出去是绝对的能说不能听。
现在要是想一个两全办法的时候了,可你总不能够和人家商量,让人家给你打开城门吧,那是绝对不靠谱的。
那是打,还是撤退。皇太极思考之下,决定和当年在锦州那样,既不打也不撤退,就在明军大炮的射程之外,先安营扎寨,然后再想办法。
当然,在锦州那次,他也并没有沾到什么便宜,让赵率教给弄的满地找牙,但这一次,他决定继续赌一把。因为像赵率教那样的名将,已经都不在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安营扎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