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故意为难[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果单纯是钦差前来劳军的话,自然是很欢迎的,因为劳军毕竟是一种形式,是来发慰问品的。
但就地督导前方军事,说白了就是监军。监军这个物种,在祖龙时期就出现了。最早见于史书应该是公子扶苏做大将蒙恬的监军。据说两个人配合的相当不错。
然而客观的说,在任何的时代,监军都是一个比较尴尬的角色。因为他们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不招人待见的角,他们干的事情就是监视将领和军队。
这样对于军队和将领来说,体现的是朝廷的不信任。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前方的将领和军队卖命,这是因为他们愿意为了这个国家和这片国土作战。但如果在他们身边硬是安装一个摄像头的话,他们会不舒服。
但朝廷的安排就是这样子,再不舒服也要忍。这一次派来的监军,并不是什么文武官员,而是一个太监。
在三百年的历史中,太监掌握军权也算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了,明军中有镇守太监和监军太监的职缺。算是明成祖朱棣的首创。
这倒并非是因为朱棣对太监有天生的好感,而是因为在他那个时代,确实有一位伟大的太监做出了伟大的事情。是的,那就是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但制度却并未废止。王振掌握军权,导致了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沦为俘虏。汪直掌握军权,一直在边界闹事,如果不是有杨一清收拾残局,估计也够喝这一壶。
监军掣肘武将这样的事情,是导致战场失利的一个很大的原因。不过刘鸿和他的辽东军这一次很幸运。
之所以幸运,是因为这次来辽东监军的,虽然是个太监,却是个好说话的太监。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好人。他的名字在历史上一直很差,但他也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他的名字叫做曹化淳,民间传说,崇祯十七年就是他打开了章毅门,导致了外城的失陷。这种所谓的传说,有人说也就有人传,有人传也就有人信。这里是小说,不为洗白,也不为翻案,就是写来消遣,因此也就不多举证。这里的时间,是崇祯二年。
崇祯二年的冬季,曹化淳来到了山海关。刘督师对他怀着比较深刻的戒心,这也可以理解的,作为文臣,有种天然的对太监的排斥感,他们认为,豁出去能挨那一刀子的,都不是什么好人。
因此,他并没有按照接钦差的礼仪,接出辕门,放炮开中门迎接。而只是让两个参将和中军去迎接钦差。
其实他也知道,钦差代表的就是皇帝。如此对待钦差,其实就是对皇帝的不恭敬。不过这也算是文人的一些自来的傲气吧。
不过不迎接归不迎接,钦差是带着圣旨来。你怎么也得设摆香案接旨。
曹化淳并没
第五十七章 故意为难[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