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特战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飞向危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早在阿敏撤围的时候,山海关上到总兵,下到马夫,都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刘鸿连忙写了奏折,向京城报告这次战役的前后经过。

    除了请求补充军械和粮饷之外,还有两件事,那就是为有功人员请求封赏,为阵亡有功人员家属请求抚恤。总而言之,别让活着的人失望,要让死了的人瞑目。

    对于自己,刘总兵倒是没有什么想法,他也没有什么官瘾官迷,封赏与否,对他来说根本也无所谓。

    他是从文职改授武职的,满朝文武都不看好,能在大兵压境之下守住山海关,守住大明在关外的最后一道屏障,他已经是做到了殚精竭虑的程度,没有其他的想头了。

    山海关的六百里加急到达京城,往返只需要不到两天的时间。崇祯皇帝很快就接到了兵部转呈的辽东奏报。

    刘鸿是他哥哥天启的旧臣,崇祯其实对那些老文官并不怎么感冒。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有对刘鸿有什么特意的照顾,其实就算是给刘鸿专阃权限,也只是按照旧例不得已。

    而对于大明九边最重要的辽东镇,崇祯竟然在那里只设置总兵,不设置经略,就是出于某种请示文官集团的想法。

    在他的思维里,无非是不想大规模的打压旧臣引起朝政纷乱,却又不想重用。

    不过,这道奏折一上,彻底颠覆了崇祯的三观。让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有所刷新。他没有想到,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刘鸿,在关键的时刻,竟然能够硬抗住了八旗兵五万精锐。

    就这个战绩,就算是没有什么突出的战果,已经可以和当年的长兴侯耿炳文有的一比了。

    长兴侯耿炳文,驻守长兴十年之久,无论是外面多么山崩地裂地洞山摇,耿炳文驻守的地方总是巍然不动。为了纪念他的防守之功,朱元璋在夺取天下之后,封他为长兴侯。

    顺便说一句,因为擅长防守而不怎么擅长进攻,耿炳文同志逃过了朱元璋的大杀功臣。

    现在的大明其实也是一样的,自崇祯一下,无论是内阁还是六部,包括地方守将和文臣,都只求挡住后金部队的进攻脚步就好。至于把皇太极歼灭,根本就不敢想。

    在这样的战略指导思想之下,有一个耿炳文式的人物出现,可谓是大明之幸运了。因此,崇祯这一次没有吝啬他的赏赐。

    辽东镇得到了一万人的兵员补充,虽然都是刚刚招募的新兵。但有新兵就不愁训练不成老兵。户部还是没有钱,不过也还是拨来了五万石的粮食。大致按照那个时候算法,一石就等于现在的一百斤。五万石差不多也就是五百万斤。

    这样算下来的话,如果仅仅用来供应军队,不做其他用途的话。这些粮食已经可以支撑大概四个月左右了。可以说对辽东军,户部还是第一次这样大方。

    户部尚书毕自严也算是下了血本了,要知道,崇祯打算修一修太和殿,准备在户部要点银子,毕尚书扯了很久,总而言之就概括成了一句话,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崇祯在自己的内孥里拨出来六万两银子,准备让刘鸿看着花。六万两银子,大概折合现在的人民币来说,大概是一千多万。但如果平均到两万人的身上,也就没多少了,凡事就怕平均算。不过多少就这么多了,就这点钱还是勒紧了裤腰带的。你看着花了。

    物质奖励下来,就是精神奖励了。封官从来都是朝廷屡试不爽的一个方式。刘鸿现在已经有天子尚方宝剑的专阃总兵了,不过就是没有辽东经略这个职衔。所以还只能算是一个武职。

    在大明的官职序列里,延续了重文轻武的传统,同样的品级的话,文官实际的地位要高出武官。

    按理说,应该要把刘鸿的职位从辽东总兵,加衔辽东经略也就是了。但很明显,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个相当容易激动的人,这一激动就激动的有点过头了。加衔太子少保,辽东督师。

    太子少保是个荣誉称号,大致是个正二品的爵

第四十八章 飞向危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