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宰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咏竹[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盛低头想了一下,然后才抬起头来对关勉说道:“吏可以欺官。”

    “一针见血。”关勉大笑了一声,连连点头。随即站起来,双手放在后腰,来回踱步道:“这是我做官很久之后,才体悟到的道理。我们这些读书人啊,进士出身,放任地方官。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如果能力不足,就会被下边的吏欺压。”

    “这些吏世世代代的盘踞在地方上,根深蒂固啊。就像这一次吴方正与陈亭训。陈亭训并非是无能之辈,但却还是被吴方正摆了一道。”

    “嗯。”李盛点了点头,对着关勉拱了拱手露出受教之色。

    “好了,官场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最精要的是你明年的童生试。你文章做的不错,考个秀才本来十分轻松。但是如果陈亭训从中作梗的话。”

    关勉给了李盛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随即,关勉又摇头说道:“不过,明知道陈亭训会从中作梗,但是我们也猜不出来他的手段。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见招拆招了。”

    “嗯。”

    李盛轻轻点头,脸上露出了凝重之色。相比于李益寿来说,陈亭训要更难对付。

    关勉年老体衰,很快倦乏。李盛亲自扶着关勉去了厢房歇息。

    随即,他回到了书房内。唤了红袖进来研墨,铺开了一张白纸,沉吟了一下之后,李盛捏起笔,轻轻沾染了一些墨汁,开始挥毫泼墨。

    赠吴御史。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吴人李大。

    李盛写完之后,把纸拿起吹干了上方的墨迹,又对红袖笑着说道:“去取印章来。”

    “是。”红袖是大户人家养出来的,能识文断字的丫鬟,她看着纸上的诗词,有些痴了。半响后,才俏面飞霞,应了一声,扭着腰肢取了李盛的印章、印泥递给李盛。

    李盛拿了印章沾了一下印泥之后,在吴人李大。这几个大字上,盖上了印章。

    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

    竹子历来就是风骨的象征。

    李盛听王渊说,吴光地很喜欢他的诗词、字帖。

    吴光地刚正不阿,又是当朝御史,这首诗再适合不过他了。

    人脉是需要经营的,不能拿来用,就放下了。吴光地现在就是一个厉害的角色,未来等他考中进士进入官场,吴光地可是老前辈。

    而且吴光地又是浙江绍兴府人。

    同乡、同年可是大楚国官场上,报团取暖的优良传统。他与吴光地、丁封这些人,天然就是同党。

    人是群居动物,正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呵呵。

    待字迹完全干透了之后,李盛把纸卷起,叫来了一名长随,吩咐道:“你去县城一趟,把这张纸交给王渊相公。请他装裱起来,待吴御史离开临海县的时候,作为赠礼。”

    “是。少爷。”这名长随应了一声,立刻转身下去办了。

    “科举是明年,现在我真的是无事一身轻。”李盛站了起来,双手叉腰扭动了一下腰肢,活动了一番筋骨。然后叫进来了春香,带上了红袖一起,主仆三人拿着一根钓竿,去附近小河内钓鱼去了。

    河边垂

第七十一章 咏竹[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