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班主任:我的科任老师跑去盗墓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三出阙[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家园囿?”姜森不解。

    “就是周以围墙,布置亭榭石木,间或畜有鸟兽的皇家花园。”刘礼赞叹。

    “我靠,这些太奢侈了吧,这是把御花园修到陵墓中的意思吗?”

    “哇塞,太震撼了!”

    随着手电筒一圈粗略扫视下来,刘礼已经是惊讶无比,直接对着大道右边第一个人形石刻跑了过去。

    “老刘,还是要小心...”

    姜森有所顾忌立马伸手阻拦刘礼,可刘礼已经到飞奔到石像旁边了。

    “左文右武,汉代以右为尊,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看来孙权还是随了大流重武轻文的。”

    “卧槽,这是周瑜吗?你别说这技术真牛...”

    刘礼抬着手电对着每一个石像仔细打量起来,嘴里不停感叹。

    姜森抬起手电筒左右巡视一圈,石雕和铜铸的仿真园林静谧自然,按道理来说,防盗墓的机关一般都在墓室之外,像这种已经进入墓室的情况,更多的是按照墓主人生前的意愿开始考虑享乐和舒适了。

    想到这些,姜森也是放下防备心理,向刘礼那边靠了过去。

    “你看看,这周瑜还真像历史上描述的一样,姿质风抚,仪容秀丽...”

    姜森来到石像之前,眼前的石像高大健壮,容貌俊秀,满眼睿智,气定神闲,脚下的石墩上,小篆字体依稀可见公瑾二字。

    “嗯,确实很像,你看这气质也不像心胸狭隘之人啊,三国演义里说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这石像一看就性情开朗,气度宽宏。”

    “别三国演义了好吧,那就是古代的网文小说而已,看它你只能图一乐,我们要了解真正的历史,就得看官方的史书再结合民间的野史,才能正确对我们的先辈做出正确的判断。”

    对待这个问题,刘礼还是很严肃的。

    姜森也是同意刘礼的观点,往后看去,周瑜之后,依次是吕蒙、鲁肃、程普、韩当、黄盖...个个皆是怒目圆睁,身形彪悍,威风霸气,气势拉满,不愧是久经沙场的人中豪杰!

    “走,看看孙权的文官。”

    刘礼参观了几个武将之后,也是对大道对面的文官产生了兴趣,三两步跑到对面去了。

    姜森也是跟了上去。

    左边一排的文官也是帽貂裘、阔袖短服、除了标志性的官帽,还有就是手中都拿着一个笏板,皆是满腹经纶,充满智慧的模样。

    刘礼看样子对孙权的文官不甚了解,对着石像的铭牌辨认起来。

    “第一个是张...张什么...”

    “应该是张召,他是孙权在位时期的第一任宰相。”

    “哎,要是王凯在就好了。”

    辨认小篆的字体并不是姜森和刘礼的强项,二人都是连蒙带猜,再加上一些粗略的历史知识,终于是把前几位文官大致认清楚了。

    “依次往后应该是:张召、顾雍、陆逊、张泓、骆统、薛综、严?、诸葛瑾...”

    “嗯,前三位都是当过宰相的,都是些大人物啊!”

    “真厉害,帝王陵的气派真够大的。”

    二人像是参观博物馆一般慢慢向前走下去,看着大道两边的石像和石像后面的园林,连连称赞。

    “老刘,你觉不觉得这个大墓室的规制,有点像明清时期陵墓的地面建筑?”

    “你是说...寝园?”刘礼突然想到什么,边走边转头看向姜森。

    “对,这条大道应该就是神道。”

    “是啊,森哥你这么一说,还真像...”刘礼突然抬手指着神道两旁的石像说道:“这些就对应明清时期的石像生。”

    “汉墓都是地面凸出的封土堆造型,没想到这孙权秘密在这西蜀大山修建的陵墓,为了掩人耳目,没有使用封土堆的结构,反而是把墓室拓宽,仿制出自己的后花园的建制。”

    “那看,还有小河。”刘礼手电筒光芒停留在二人面前的一排石拱桥下。

    一条弯弯曲曲的沟渠,静静在这园林中流淌,神道延伸到此处,月牙般拱起五座小桥,整齐排列,横跨在小河上,小河两旁亭台小楼、花草树木、桌椅屏风,好一派闲情雅致。

    “真会享受啊,这孙权死后也要把享乐发挥得淋漓尽致。”姜森对着眼前的景象滋滋称奇。

    “只可惜这暗无天日的地底世界,没有阳光,这些花草树木,园林景观,都是仿制的假花假草。”刘礼弯腰对着路边一朵红色的小花一折,小花立刻弯曲埋下了头,看样子是铜塑的。

    “你看这水怎么这么黑啊”姜森也没管刘礼,倒是注意到小桥下的河水,河水漆黑如墨,缓缓向隧道券方向流淌。

    “唉对了,像不像那条大乌梢蛇池子里的颜色。”刘礼歪头一看,也是发现了这河水的颜色似曾相识:“修冢工匠应该是发现这墓室中有渗水的危机,修了这条小河沟,将渗水派出到外面的陪葬坑中,一方面解决墓室渗水问题,一方面圈养乌梢蛇。

    “妙啊!一举两得!”

    “我是真的越来越好奇这孙权这般处心积虑,到底是为了什么?”刘礼抬手张开虎口撑着下巴,磨砂着脸上的肥肉,皱眉思索。

    “凯哥之前分析了壁画,不是说为了追求长生之术的吗。”

    “可是他追求长生之术为什么搞出眼前这么多奇怪的名堂?”

    “因为...”姜森语塞,确实之前遇到的蛊蛇、变异蛤蚧、巨大墓室、仿真园林这些,都和长生之术有什么联系呢?如果单纯为了气派和享乐,没必要大费周章来西蜀大山秘密修建陵墓啊。

    “算了,先找到王凯,然后再找出孙权的棺椁,一切都会搞清楚的。”现在的一切暂时无法解释,所有的谜团,都只有先找到陵墓中最重要的主棺,才能解开了。

    “走吧,看看神道尽头有什么。”刘礼也是赞同姜森的观点,连连点头。

    二人跨过小桥,又开始沿着神道往前走去。

    ......

    不知走了多久,神道两边的石像生排完了文官武将,开始排祥瑞异兽,大到石像,小到石猴,千奇百怪的动物,形态各异,像栩栩如生。

    “卧槽,这神道也太长了吧,我们都走了几公里了,还没到头吗?”刘礼耷拢着脑袋,垂着肩膀,缓慢着拖着灌铅似的脚步,有气无力地吐槽。

    “再坚持坚持,就当减肥嘛...”姜森正鼓励着身边的刘礼,突然眼前的薄雾中,隐隐浮现一个巨大的建筑轮廓。

    “到了!”姜森激动驻足。

    刘礼立马精神起来,朝着神道尽头望去。

    只见神道尽头,有个巨大宫阙,就是汉代最常见的宫殿建筑,高大的阙座之上,耸立三座朱红色的阙楼,阙楼之间横廊连接,飞鸟展翅般的阙檐弯弯上翘,瞬间给人一种粗犷大气、庄严肃穆的感觉。

    “好气派的汉代阙!还是三出阙!”

    “三出阙?”

    刘礼说的这些名词,姜森这理科生听都没听说过。

    “汉代阙是汉代建筑的特色,阙身依数量有单出、双出与三出,只有天子可用三出,文献中有关阙的记载颇多,汉宫中很有名气的

第23章 三出阙[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