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清流世家子vs勋贵武夫女(40)[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家躲过了一劫后,时清将更多的注意力用在了妻子赵阿宝和孩子,以及自己在户部的职场生涯中。
于是,整个京城的人就能看到这样两种状态的时清。
在休沐日,大家要么是根本看不到时清,这种情况下,一种可能是他带着夫人去京郊庄子上散心去了,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他宅在家里和夫人一起休息。要么能看到时清,他身边一般也都带着夫人,或是逛街散心,或是听书听戏,神情闲散温和,就像是个普通书生一般,走近了都给人一种暖融融的舒心感觉。
如果不是休沐日,那时清一般都在户部。
一旦是为了工作的事情找他,那就只能看到严肃又严厉的时清。
每天以各种理由来户部支取银两的人有很多,有些有正当理由,有些纯粹是自己穷,还有些是明明自己有钱,偏偏还要问户部借钱。
以往户部负责这方面的人也不管,反正这钱也不是自己的钱,谁爱支取就谁支取,只要留下凭证防止以后对不上号就行。
但自从时清到了户部之后,还想这么干的人就碰钉子了。
要支取银子?可以!
一人一张表,写明白了姓名,任职,担保人,款项用处等等,只要户部核实无误,就会发放。
有那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或者是官大一级压死人的,想略过那张表直接支取银两,但整个户部除了尚书和左侍郎以外,没人官比时清大。
而左侍郎和时家同属清流,尚书又是个和稀泥的性格。
不想填表?那就别想拿到银子!
还有些人觉得太麻烦了,一举告到了皇帝那边。
时清直接写了个檄文,一口一个“不问则取视为偷”,“国之库银,用于民,而非用于官”。
甚至还直接将这五年来的所有税收银两和支出银两做了个表格。
里面写得明明白白,每年一共有多少银两去向不明,有多少银两被借出去后再也没有人还回来,又有多少次,地方出了灾情或边疆出了战乱想要用到库银的时候,却因为库银短缺而提供不上,最终导致了多么严重的后果。
这些数据触目惊心到,连那些一贯大大咧咧的勋贵后戚们,都讪讪不敢再跳脚了。
没办法,再跳脚,好像就明摆着他们尸位素餐了。
建元帝杀人的眼神正在盯着他们……
有些人通过这个檄文和这些数据看到的是每年户部库银数据的触目惊心,而有些人看到的却是表格这个东西。
真正能看到表格用处的人,都是全国万里挑一的人才,脑袋一个顶一个的聪明。
根本不需要时清去解释,就能知道表格的用处和用法。
不多久,表格这么好用的东西就从京城辐射开来。
真正干实时的官员甚至将表格用在了请安折子上,自己做了什么,还有多少没做,又有多少有所成效,一目了然。
而那些没有用上表格汇报成绩的官员,要么是心虚不敢用,要么是固守旧俗排斥新事物,亦或是消息实在是太不灵通。
建元帝和当朝的吏部尚书都不是傻子,谁是第一种人,谁是后两种人,看得分明。
在朝为官的人,都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但水可以浑,却不能满是污泥。
建元帝又是雷厉风行的性子,又是刚刚登基,正踌躇满志着准备干一番事业,洗洗自己“造反上位”的恶名。
当下大手一挥,表格推广下去的同时,各地就有好些个官员落马。
&nb
第111章 清流世家子vs勋贵武夫女(40)[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