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清流世家子VS勋贵武夫女(19)[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蒋氏有些按捺不住紧张,送了儿子出门,就一个人去了府里的佛堂跪拜祈福。
时父嘴里念叨着不让大动干戈,但自己却还是一连写毁了好几张印金纸。
时老太爷状似沉着地倒了一杯茶,拿在手上久久都没喝一口。
时府都如此了,更别说靖安伯府了。
前不久,靖安伯府刚刚办了一场喜事,赵达终于将孙元娘给娶进了门。
于是,赵家就又多了一个人坐立不安。
孙元娘和赵阿宝关系好,自然盼着赵阿宝的未来夫婿能得个好前程。
姑嫂俩手拉着手在习武场练功,一边操练一边念叨殿试的事情,又念叨往年会试头名有多大的几率在殿试被刷下来。
偏偏俩人身边都没有正经考文举上来的文官,只能是瞎咧咧。
边上赵达捧着茶水糕点,一会儿照顾着自己娘子,一会儿照顾着自己妹妹,左右跑,明明是四月的天,就已经忙得额角都出了汗。
赵辽更是破天荒进了书房,书房里还有几个他入京后,为了写折子才请的几个长史。
几个长史也是破天荒被人一起叫来书房,几个人四目相对,眼里满是惶恐,都在猜自己这位好说话又给钱大方的东家是不是要不成了,要不然怎么一下叫来他们所有人来。
等到了书房,几人坐下,赵辽又叫了人来给诸人倒了茶。
一直等到几个长史坐立难安之后,赵辽才慢悠悠来了一句:“诸位可知,这传胪典礼上,可会有什么忌讳啊?这会试头名,又没在二三甲之列的,会不会也不在一甲啊?往年有这样的情况吗?”
几个长史:“……”
瞬间无奈,哭笑不得:“伯爷……”
赵辽嘿嘿一笑,摸了摸后脑勺,有些赧然:“我是个粗人,还真没见识过传胪宴,还得请你们给我说说。”
但其实,这几个长史要真见过传胪宴,也不会在这里给人当长史了。
好在,没亲身经历过,也有几个好友同窗见识过。
几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给赵辽说起传胪典礼的流程和时间经过,久久没有过人的书房内头一次沾染了些许文气。
宫外跟自己息息相关的亲人朋友们都在紧张焦虑,但宫内的时清却难得神思清明,可能是殿试后得到了充分休息,也可能是知道到了此时,结果已经不可能更改。
他更加气定神闲,哪怕是建元帝当庭对他多问了一道题,让他当庭作答,他也没有半点怯场,可能说的不够全面,但只看在场官员和建元帝的神情就知道,他给出的答案绝对已经足够了。
之后的结果也在所有人意料之中。
时清被赐进士及第,成了本朝第一个大三元获得者。
这并不算什么,真正叫人吃惊的是,建元帝竟然当场授予了时清翰林院修撰和御前侍读。
前者还好,这都是往年状元该得的官职,后者可真是当场惊住了不少人。
御前侍读,只看前两个字,就知道这官职是在皇帝跟前伺候的。
其实每年翰林院的修撰的本职工作就是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给皇帝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
但说白了,翰林院修撰和编修的人多了,能不能轮到你,还是个问题。
要是被翰林学士们穿了小鞋,又被皇帝给忘记了,哪怕是状元呢,也只能在翰林院虚度光阴,或者找机会下放到地方去。
如今皇帝直接给了个御前侍读的官职,甭管这官职是几品,这的的确确是目前本朝唯一一个御前侍读,能正大光明每日去御前伺候。
这种能在皇帝面前刷存在感的机会,着实叫在场不少人眼热,更让不少人重新估算时清乃至时家在陛下心里的地位。
第90章 清流世家子VS勋贵武夫女(19)[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