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0章晋封国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进行煮沸消毒,因为没有衣服穿的百姓还是太多了。

    作为资本家,刘明遇也不能砸自己的锅,大宁生产的布帛以及大量的羊毛布,如果免费发给流民百姓,势必会让布帛的市场崩盘,这就不是在拯救天下苍生,而是把苍生往死里逼。

    虽然朝廷大军打了一个大败仗,损失惨重。朝廷对此非常不满,弹劾高起潜的人不少,但是崇祯皇帝却非常高兴,这开创了一个先河。

    朝廷为了平叛,不需要支援军饷,也不需要支付钱财,刘明遇就直接把事情给办了,虽然山东之乱还没有完全平定,可问题是,刘明遇已经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收复山东一半丢失之地。

    这给他省了多少钱?

    不仅仅省钱,刘明遇还给他送了一百万两银子。

    望着运入内库的一百万两银子,这些银子都是重新铸造的,成色极新,看上去白花花的,非常晃眼。据王勇说,攻下登州后,刘家军缴获叛军抢掠而来的财物,多达一百万两,全部原封不动,上交内库!

    崇祯皇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明一年的税收才多少钱?别的不说,仅仅是为了筹辽饷,他就已经弄得民怨沸腾了,这刘明遇不仅帮他省了数十万两银子的粮饷,还帮他搞到了一百万两银子!

    当然,崇祯皇帝也不是笨蛋,刘明遇把一百万两银子原封不动的交给他,自己一分不拿这种鬼话他是不相信的,刘明遇肯定捞了不少,但他不在意。

    现在大明哪个官员不贪的?捞一点很正常嘛,再说,不是还给他留了一百万两吗?比起那些大贪特贪,却一毛不拔的家伙来好太多了!

    刘明遇不是想要东江军的统兵权吗?

    给。

    崇祯皇帝大手一挥,在看一百万两银子的份上,给了。

    反正东江军每年也需要二十万两银子以及十九万石粮食的军饷,这些粮食和银子,全部交给刘明遇自己解决,至于东江镇总兵官的大印,小意思。

    崇祯皇帝已经想好了,只要五年时间已到,刘明遇能像他承诺的那样,灭掉建奴,不,哪怕把建奴打得不敢过辽河,他就顶着压力,晋封刘明遇为辽国公。

    崇祯五年十二月初七,蓬莱水城迎来四艘炮舰,这是天津卫水师的炮舰,也就是说,整个北方目前朝廷还有一支袖珍的水师,这个水师规模比登莱水师小得太多了,跟蓟州水师差不多规模,四十余艘老旧四百料炮舰,勉强算是存在意义上的水师。

    随着四艘炮舰靠岸。

    宣旨太监王承恩一脸堆笑的朝着刘明遇走来。

    刘明遇笑了笑:“王公公,好久不见!”

    “恭喜侯爷!”

    王承恩与刘明遇客套一番,然后咳嗽一声:“众将官接旨!”

    “臣刘明遇接旨!”

    “奉天呈运,皇帝制曰国之大事寄之……”

    这道圣旨词藻华丽,字句优美,王承恩的声音也算好听,听着都算一种享受。在这帮大老粗看来,明明他念的东西他们一个字不漏的听到了,却又像什么都没有听到……

    当然,我们翻译成白话文就很容易懂了:皇帝命令说:国家的大事,寄托在朝廷的决策机构和掌管者身上;军事的良策,谋划在官署的大堂之上。由边远地区的不发生动乱,可以知道国家的长治久安得益于人才。朝野内外,大家都看到,国家的安危已有所寄托。怎能没有恩赐加封用来酬答建立了特殊功勋的人呢。太子少保刘明遇器度胸怀,端庄磊落,思想志向,忠正纯真。

    总之简单来说,大老板很高兴,刘明遇干不错,对于刘明遇麾下大将刘永顺、马成功、李栓柱、茅元仪等官升一级,特别是茅元仪晋升总兵官,为大宁总兵官,仍隶属刘明遇麾下。

    而刘明遇晋五军都督府左都督,领东江镇总兵印。

    至于原东江军副将沈世魁等投诚将领,既往不咎,不赏不罚。也算是皆大欢喜。

    看到刘家军将领纷纷升官,高起潜心中更酸了。

    他陪着笑脸:”侯爷,啥时候可以出兵?“

第370章晋封国公[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