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4章久旱逢甘雨双喜临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br/>    待到满清入关时,清军的火枪火炮不管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对明军形成了压倒性优势,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击败了李自成所率领的农民军,扫掉了苟延残喘的南明小政权,最终统一了天下。

    刘明遇担心这个后果,他派徐猛在前往山东招募士兵的机会,假扮响马,处理掉了王象春,然而,历史有着强大的复原性。东江军还是走向了反叛的道路。

    事实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些事情刘明遇也无法改变。自从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东江镇以毛文龙为首的毛系将领,就对朝廷离心离德。因为毛文龙是在朝廷放弃辽东的时候,建立东江镇,笼络那些被建奴屠戮的幸存辽东百姓,在东江镇眼中,朝廷算上屁,毛文龙才是东江镇的主心骨。

    夜已经很深了,崇祯皇帝却全无睡意,还在看奏章。

    当然,他的心其实不在奏章上了,而是浮想联翩。他知道刘明遇在大宁过得是什么日子,刘明遇不是到工厂里转着玩,就是到学校当老师,或者是吃喝玩乐,连军营都是十天半月才去一次。

    问题是,大宁的发展蒸蒸日上,可他却累死累活,而国事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他永远这么忙,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超过三个时辰,其他时间都用来料理国事,就连陪周皇后的时间也是少得可怜。

    当皇帝当得这么辛苦,他就算不是空前,也是绝后了。那堆叠如山的奏章让他越看越烦躁。实在是太糟糕了,西北那边的流寇跟韭菜似的,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越剿越多,各地一个劲的叫苦,不是这里大旱就是那里闹蝗灾,要不就是刁民抗税,冲击衙门。特别是前一阵子,西安城差点丢了,若非练国事率领家丁死战不退,恐怕西安城就没了。

    虽然说陕西收复了西安城,却留下一个满目狼藉的西安城。山东那边,登莱叛乱已持续数月之久,波及山东四府三十余县,特别是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济南府等地让叛军杀得鸡犬不留,好好一块富庶之地,生生变成了只闻鬼哭不见人烟的鬼蜮,朝廷大军连战连败,叛军声势越发壮大。

    看样子短时间内根本就没有办法平定,就没有一件事能让他省心一点的!这个皇帝,当得真难!

    强打精神批完一份请求赈灾的奏章,崇祯伸了个懒腰,又拿起了一份。曹化淳忍不住道:“皇爷,夜深了,该休息了!”

    崇祯苦笑道:“国事糜烂至此,朕哪里睡得着!”

    曹化淳道:“那也不能没日没夜的批阅奏章啊!万一把龙体累坏了可怎么办!”

    崇祯道:“看完这份,朕就去休息。”

    随手将奏将翻开,只看了个开头,就听见外面传来阵阵有节奏的小碎步声音,王承恩脚步轻快的跑过来:“皇爷,王勇求见!”

    “王勇?哪个王勇?不见……”

    崇祯皇帝也是急糊涂了,好一会儿,他的大脑这才转过弯来:“大宁监军王勇?”

    “正是!”

    “快宣!”

    王勇也知道刘明遇不喜欢他在军中晃悠,更不喜欢他在军中插手,此时的王勇就像后世的三流自媒体写手一样,开局一张图,故事全靠编。

    为了提高自己的说书能力,他甚至还自掏腰包,养活了一支有二三十名说书人的参谋团队,专门替其润色需要说书的故事桥段和文稿,以及声情并茂的表演方式。

    “奴婢拜见皇爷……”

    崇祯一看王勇的打扮,他身上布满了泥浆和灰尘,头发似乎几天没有洗了,满是油污和怪味。

    然而,崇祯就吃这一套,他认为这样的王勇才是勤于王事的好太监。

    “快起!”

    王勇起身道:“皇爷大喜!”

    “哦,喜从何来?”

    “首先是冠军侯不负圣望,率领大宁军将士经过八个余月的浴血奋战,终于大败蒙古土默特部和鄂尔多斯部,斩首四万余级,详细战果,随后就会传来,现如今冠军侯正在全力追击蒙古残部……”

    曹化淳一看这个架势就知道王勇开始表演了,他低声吩咐小太监道:“快去给王公公准备参汤!”

    “是!”

    听到王勇说刘明遇打了胜仗,他的心情这才好一点。起初崇祯确实是想调卢象升前往山东平定叛乱,可问题是,等山东局势失控,正值北直隶的秋后,要知道现在运河已断,京城这百万军民能不能活下去,全靠天雄军的军屯呢。

    王勇简要说了一下刘明遇取得的大胜,接着又说道:“皇爷,大宁今年又取得了大丰收。土豆丰收,红薯丰收,粮食丰收,这是双喜临门!”

    对于崇祯而言,这还真是双喜临门

第344章久旱逢甘雨双喜临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