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少年且前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 工地里的小社会[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手臂一用力,肌肉也是硬邦邦的。

    因为他一直在干活,力气早就锻炼出来了。

    家里伙食虽然简单,可爸妈没让他饿过肚子,不管好赖,至少能吃饱饭。

    今天中午的伙食也不错,有米饭,有馒头花卷,夏天凉菜必备,炒菜里肉也不少搁。

    食堂大台子上,还有两大盘切好的西瓜。

    王衍比昨天刚来的时候自然多了,他还是没去买饭盆,因为陆叔说饭盆要上外面去买,他还没抽出时间来。

    跟食堂大姐要了个装菜的小盆,王衍自己打了满满一盆饭菜,到棚子里找了个阴凉地方开吃。

    王衍现在的年纪,饭量很大,尤其是他平日的伙食油水没那么足,所以只能多吃。

    这吃饭的架势,把不少大叔都看乐了,直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也这么能吃。

    现在岁数大了,就算干再累的活也吃不动了。

    工地上的基层工人,大多都没什么文化。

    但为人都很直爽,对王衍这个他们眼中的小孩也很是照顾。

    就这样,王衍很快就适应了这里,加上每天200块钱的动力,王衍在这里工作的很是开心。

    不光认识了许多人,晚上下工,偶尔还能混几根烤串,听大叔们聊天吹牛。

    这里有很多人都是从农村出来的,或是很远的地方,干了好多年。

    他们常年在外面工作,一两年才回家一趟,平日里在工地没什么花销。

    偶尔聚在一起喝点酒解解乏,再就是抽点烟。

    辛辛苦苦一整年,工资都存着到过年时候拿回去给父母跟老婆孩子,那个时候才是他们最高兴最光荣的时候。

    根据王衍这段时间的观察,这个工地里的人大致分成了三类,一类是建筑公司内部员工。

    这些人比较年轻,多数是二十到三十岁左右,主要是操控工地的各个大型机器,或者是干文职。

    他们平日比较活泼,动静也比较大。

    下工休息的时候,不是在摆弄手机,就是一群人聚在一起玩,不怎么来王衍他们宿舍这边。

    这些人也大多都不在工地住,他们更乐意下班后去外面喝酒和玩。

    相对来说,他们的活更轻松,赚得也更多,还有各种公司福利。

    陆阳晖跟王衍说,这就是多学门手艺的好处。

    现在不是以前了,什么都是人力,不管是盖楼还是在其他方面,机械的运用取代了大部分人力。

    王衍对这一点很是赞同,其实念大学也不是唯一的出路。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学霸,如果真不是学习的料,早点去学个手艺技术也挺好。

    村里就有人早早不上学了出去学挖掘机跟厨师什么的,也都好找工作。

    至少养家糊口不是问题。

    还有一种,就是像陆阳晖这样,干建筑很多年了,自己也有脑子,能拉队伍外包一些工程项目。

    但陆叔也跟着他们一起干活,他手里人不多,就算把王衍也算进来,还不够十个。

    跟赵钱那种直接跟公司对接的大包工头没法比,也能挣点钱,也费心也有压力。

    不过像赵钱这样的,可能过得也没那么轻松。

    王衍干了十天,就看见赵钱发过两次脾气,拿着手机不知道在骂谁。

    那个秃头大叔脾气真的很暴躁,很少看到他有笑脸,工地的人都比较怕他....

第9章 工地里的小社会[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