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雄霸三国从贼首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 郭嘉的条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场大战,终于随着曹操离开南阳郡地界而宣告落幕。

    苏代让许褚、赵云彻底打扫战之后,聚拢的曹军降卒,却令苏代都有些震惊。

    博望一把大火,曹操两万人马虽然尽数折损,但其实,真正的死亡人数并不多,反而是因为大火以及苏代麾下士卒的埋伏和追杀,曹军大乱而败,继而纷纷投降的不在少数。

    所以,许褚、赵云足足收拢了一万五千多曹军的降卒。

    降卒众多,大部分都带着伤势,所以,苏代没有急着离开博望,反而是在博望坡附近的博望城休整了几日。

    其一,是为了震慑宵小,震慑其余那些对南阳郡别有心思之人。

    其二,则是为了让麾下的士卒好生休整一番。此番大战,足足一个多月,苏代麾下的士卒虽然胜了,但却早已疲惫不堪。

    其三,苏代亲自下基层,进入曹军的降卒之中,带头做起了政工的工作。

    苏代的做法简单粗暴,不许虐待和歧视降卒,给予降卒优待,饿了给饭,有伤治伤。

    随后,苏代简单搞了几场降卒专场演讲。核心要素就一个,老曹不是个好老板,不值得你们卖命,跟着我苏代,别的不敢保证,但至少有一样,绝对不会饿肚子。

    苏代深知,这个时代,打仗就是这样。顺风战,谁都喜欢,甚至划水都可以白捡功劳。但是,逆风战,可就是兵败如山倒。

    当兵打仗,本就是为了糊口,为了那点粮食。对于绝大部分普通士卒来说,跟谁打仗都一样,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

    甚至,苏代还给士卒透露了一个消息,说自己麾下的士卒,每个人都会记下功劳,后面会折算成钱粮盐巴等切实的福利待遇。

    这些举措,在后世绝对会被喷,这特么不是典型的老板给员工画饼么?

    但这个时代,苏代一个主公,居然亲自出面安抚降卒,甚至还和降卒拉起了家常,不摆架子,很快就赢得不少降卒的心。

    足足休整了七天,苏代方才下令,准备动身。

    出发之时,苏代留了七千人马给赵云,让赵云驻守宛城。

    其中,五千是苏代原本的兵马,两千人则是新归降的降卒。

    原本的宛城,就是南阳郡的治所所在。虽然,如今的苏代更加依赖南边的襄阳,但宛城毕竟是在南阳郡的中心位置。

    从宛城出发,进,可以攻略南阳郡北部,甚至逼近司隶州,搅动中原的风雨大势。退,可以往襄阳而去,明哲保身,有着足够的伸缩空间。

    既然眼下,好不容易把南阳郡的敌人赶走了,那说什么也要将宛城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苏代可不敢保证,袁术、曹操之流之后不会再度出兵前来进犯南阳,所以,派一员猛将守住宛城这一关键的地方,至关重要。

    随后,苏代率领甘宁、许褚带着剩余的五千多本部人马,以及一万三千人的曹军降卒,浩浩荡荡返回襄阳。

    十天后,苏代、甘宁、许褚率领大军抵达襄阳。

    襄阳城。

    蒯良和文聘早就备好了庆功的酒菜,苏代大军一到,所有人都开怀畅饮。

    三碗酒下肚,原本因为活捉了夏侯渊的许褚,此时更是满面通红,不知道是因为酒的缘故,还是因为兴奋。

    “唉,仲业,这回真是可惜了!”

    许褚一边摇着头,一边很是惋惜地看着文聘说道:“若是此次你也同去博望,你与兴霸一左一右,埋伏于两侧,那曹操焉能跑得掉!”

    闻言,文聘顿时讪讪一笑,不知道说什么好。毕竟,他留守襄阳的决定,是主公苏代吩咐的。身为下属,又是将领,他焉能违令?

    文聘自问,他可没有胆子,像许褚一样敢违反军令。

    而此时,苏代不由白了许褚一眼:“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视军令如儿戏?”

    “打仗,一定要未虑胜,先虑败!”

    苏代盯着许褚说道:“若是文聘也被我调过去围堵曹操,那襄阳城,由何人来守?”

    “若是那袁术去而复返,杀个回马枪过来?那襄阳岂不是丢了?”

    “连老本儿都没了,你还玩个什么?”

    听到这话,许褚顿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好,支吾了一番,随即吐出一句:

    “那袁术都夹着尾巴逃了,甚至就连他麾下的大将纪灵都是俺的手下败将,他们哪有胆子再敢前来偷袭襄阳?”

    “那是他蠢!”

    听到许褚还强词夺理,苏代不由呵斥道:

    “我若是他,就一定会趁着曹操吸引对方注意力的时候,派一支奇兵前来火速偷袭襄阳。随后,再北上,与曹操一南一北夹击对方!”

    许褚彻底不说话了。苏代分析的很透彻了,若真是如此,那时候的他们,将无家可归,只能四处流亡了。

    而听到苏代这一番话,原本就不住打量苏代的郭嘉,此时更是对苏代投来意外的目光。

    自从郭嘉到了襄阳,蒯良基本上一直陪着他。除了不能让郭嘉出城,逃离襄阳,其他地方,郭嘉随意去。

    而且,无论是蒯良还是文聘,都对郭嘉持以上宾之礼。

    郭嘉知道,这些都是苏代的态度。

    对于这些俗礼,郭嘉自然不在乎。但是,郭嘉也从蒯良和文聘口中,间接听说了苏代的不少事情。

    一桩桩,一件件,都令郭嘉愕然不已,很是意外。

    但是,不管怎么样,郭嘉总觉得,蒯良和文聘都是苏代的人,他们所说苏代的事迹,免不得会有夸大之嫌。

    毕竟,苏代就是一个宗贼出身,怎么会有对天下大势有那么精确的预言?

    又怎么会有那么稀奇古怪又层出不穷的手段?

    更别说蒯良还说苏代深谙兵法和韬略,郭嘉很是有些不以为意。

    然而,当得知,苏代火烧新野杀了孙坚,火烧博望,大败曹操,郭嘉真的震撼了。

    如此精巧的设计,巧妙的算计,先后两把大火,让孙坚和曹操一死一逃。

    而且,以一万七千人马,硬生生抵挡三大诸侯七万大军,还获得完胜。

    这样华丽的事实摆在眼前,让他不得不信。

    郭嘉旋即对苏代很是好奇。尤其是新野和博望那两把大火,郭嘉认为,这简直是杰作,是神来之笔。

    郭嘉自问,哪怕是自己,恐怕也做不到如此。

    故而,苏代此番回到襄阳后,郭嘉一直暗暗观察他,他很想看看,这苏代究竟有什么不一样,不仅令他麾下每个将领都对他如此崇拜和钦佩,而且能指挥打出如此漂亮的伏击战。

    而此时,听到苏

第113章 郭嘉的条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