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疆图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七章:金匮盟约[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百官在院子中,对着赵匡胤的遗体,遥遥下跪,恸哭着行礼。百官感念赵匡胤的恩德,皆是发自真心的悲痛,一时之间,哭声传遍了整个后宫。

    百官哭过之后,推选赵匡义主持皇帝的后事。

    赵匡义先安排了一番之后,又把二三十位重要官员,召集到偏殿的一个房间中,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天妒英才,皇兄已然驾崩,我等应该尽快策立新皇,以稳定大宋江山。”

    这些大官之中,潘美和曹彬都没在其中,他们都在外地驻防。这些人其中有一半是赵匡胤的老部下,还有一半是赵匡义的心腹。赵匡胤的老部下并不知道赵匡胤真正的死因,还以为赵匡义是真的要推选新皇帝。

    一位大臣说道:“既然要推选新皇,应该快马加鞭,急召德昭殿下进京继承皇位。”

    另一大臣说道:“德昭殿下远在贵州,距离遥远,再快也要二十多天才能赶回来,这龙位岂能空置着?依我之见,殿芳殿下丰姿雄伟,也足以继承大统。”

    那大臣怒道:“自古以来,只有长子才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你敢乱了朝纲?”

    赵普缓缓说道:“两位大人,你们不必争论了,这皇位继承之人,即非德昭殿下,也非德芳殿下。”

    那两个大臣一怔:“除了他们兄弟,还有何人?”

    赵普向赵匡义望去,恭敬地说道:“还有晋王。”

    此言一出,不明就里的几个大臣,皆面面相觑,他们畏惧赵匡义,虽然不敢出言反驳,但人人都有不服之色。

    赵匡义也假意不知情,吃惊地说道:“则平兄,这话怎么说?我们中华正统,皆是父传子,怎么能传位于我这个弟弟?这是皇兄生前的遗诏吗?”

    赵廷美没有说话,只是盯着赵匡义,隐隐感到不对劲。

    赵普道:“晋王爷,此虽非皇上的遗诏,但却是太后的遗诏,皇上也是同意的。”

    有一个大臣说道:“赵大人,太后已经仙逝多年,她怎么立下的遗嘱?”

    赵普道:“太后病重之时,曾经召下官进宫,记录太后的遗诏。这遗诏就放在太后的房间中,各位大人,咱们现在就去开启吧。”

    赵普带领众人,向杜太后生前的慈宁宫走去。进了宫殿,来到太后生前的房间,令人打开房间中一个金黄色的柜子,取出一封诏书。这自然是赵普和赵匡义刚刚安排好的。

    赵普恭敬地取出诏书,展开之后,念道:“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传贤君,社稷之福也,吾儿匡胤听命,汝百年之后,当传位于汝弟光义,光义百年之后,当传位于汝弟廷美。今令赵普记之,凡是吾儿,皆不可违命。”

    赵普念完之后,没有参与的几位官员,心中诧异,不明白太后怎么会立下这种遗嘱,但他们又不敢说这遗诏是假的。

    赵廷美最为激动,他本来以为自己和帝位无缘,没想到太后竟然还有这种遗诏,他比二兄长赵匡义小了八岁,就算和赵匡义活得一般年龄,至少在赵匡义死后,他还能坐八年皇帝,这一喜可是非同小可,竟然不愿意去分辨遗诏的真伪。

第四百四十七章:金匮盟约[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