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毒药[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魏忠贤见朱由校晕死过去,吓得面如土色。
“太医!太医!”
魏忠贤凄厉的喊叫声在寂静的宫内传播,震动着每一个宫人。
站在一旁的两个小太监吓得全身发抖,尿流如注。
从魏忠贤最终,刮起一股巨大的旋风,旋转着带着尖锐的声响,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刺刀,插进每一个人心中。
站在宫殿外面等候的太医,急急忙忙跌跌撞撞的跑进皇宫。
“快点,你们几个该死的太医,要是皇上有个三长两短,我剥了你们的皮!”
魏忠贤急躁起来,挫着手,恶狠狠地瞪着几十个太医。
这些太医,都是有数十年的从医经验,并且经过严格的考试,才被选拔进来的,待遇丰厚,衣食无忧。
太医在皇宫内的地位也不低,每个大臣都和太医保持着很好的关系。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
各位大臣私下里和太医往来,免去了一些不必要的花销开支。
比如,有个姓胡的宣武将军,得了积食病,肚子疼的难受,家人找到太医。
太医利用行医的便利,从国库中拿出来上等草药,给胡将军医治,除此之外,还熬制一些大补汤,特别是千年人参,皇宫内多得是,这些都是太医弄出来的。
胡将军不用为此花销一分钱,还得到了很多的补品。
当然,胡将军也不会亏待这个太医,他给这个太医的亲属安排官职,领取国家俸禄。
魏忠贤对于这些勾当,心知肚明。
“你们这些太医,要是治不好皇上的病,统统砍掉脑袋!”
魏忠贤喊道。
太医们战战兢兢,轮流给皇上诊治。
在当时的明朝,并没有西医,更没有打针挂吊瓶的技术,他们依靠的还是古老的传统手艺——中医。
中医博大精深,国人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最早出现的中医著作是《黄帝内经》,随后的《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千金方》等医学著作,大大丰富了中医的医学宝库。
老一代的中医靠着“望闻问切”,治好了无数的患者。
一个身穿白大褂头戴官帽的太医坐在椅子上,仔细的给皇上把脉,过了会,他的脸上出现了细细的汗珠,汗珠越聚越多,最后凝成线,顺着脸流到下巴颏,打湿了衣服。
这个太医叫李一德,在宫里行医三十多年,伺候过朱常洛皇上,诊断过各种疑难病症,在风雨惊吓中飘摇走过来。
魏忠贤看着两鬓斑白的李一德,小声问道:“李太医,皇上病如何?”
李一德伸手擦了擦脸上汗水,抬头有些惊慌的看着魏忠贤,身子抖动着,显然受到了惊吓。
“说啊。”
魏忠贤咬牙切齿的看着李一德。
“千岁,实话实说?”
李一德嘴唇有些哆嗦。
“说!别磨蹭!”
魏忠贤还是恶狠狠地看着李一德。
李一德又擦了擦汗水,结结巴巴的说道:“千岁,皇上是受到了惊吓所致,开一些安神的药就好了。”
其他的太医,从李一德身形动作和说话中,似乎早已才出来什么,只是都不愿说。
魏忠贤看了看别的太医,说道:“快些开药方,皇上没有醒来之前,你们谁也别想出去。”
李一德哆嗦着手,拿出来纸笔,歪歪扭扭的写了一个药方。
“千岁,按照上面的方子抓药,那来之后我亲自监熬。”
魏忠贤看了看上面字迹,感觉很是别扭,以前李一德写方子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那个潇洒的尽头,说多好看有多好看。
“你去药房抓药,快点!”
第20章 毒药[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