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好坏与否,武昌先承担[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关于经济方面的考核项目。”
“户部需要的官员数量虽然要比其他五部要少一些,但若是科目完全不考这一科,会不会过于不平衡?”
听完户部官员说的话之后,朱元璋觉得非常有道理。
在所有的学科设立当中,的确没有考虑到经济方面的学科。
如果刚开始还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的科举考试结束之后累积下来。
可能会导致腹部缺少相应的官员。
如此累积,的确不是个办法。
“把这个问题记下来,到时候告诉老六。”
“看看他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朱元璋提醒秉笔太监。
后者立刻点头,赶紧让底下的人拿来纸墨笔砚进行记录。
不过朱元璋倒是感觉有些意外。
在刚才说话的这些人当中,居然没有一个人是直接站出来表示反对这一次的教育改革。
就算没有直接表明自己意愿的人。
他们在提出意见的时候,主要是以完善教育体制为主。
“这么多人里面,难不成就没有人反对吗?”
听见朱元璋这么一说,众位大臣们面面相觑。
其实在所有人当中,不乏有部分人是因为朱标在表示教育改革可以尝试并且没有被朱元璋骂,所以才会选择站队。
毕竟现在朱元璋还没有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
没有人知道他是否赞同教育改革。
但现在可以确认的是,朱标表示赞同之后朱元璋没有申请。
既然如此。
大家肯定不会冒着惹怒朱元璋的风险去提出不同的意见。
“启禀皇上,目前科学院人才缺失的确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武昌发展的这几年来,楚王殿下也提出过许多次相同的情况。”
“所以如果按照这一次方案教育改革,说不定真可以也缓解科研人员人才空缺的问题。”
“更何况此次改革,主要是以武昌作为试验点,其他地区暂不参与。”
“所以就算出现了任何问题,相信以武昌的实力也能够尽快恢复,不会对大明其他地区造成任何影响。”
“因此,大臣们都赞同教育改革也无可厚非。”
这一次说话的是兵部官员。
其实整体总结下来,他的意思非常明确。
反正不管赞不赞同这一次的教育改革,主要都是用武昌作为试验地。
就算真出问题,也不需要应天府以及其他地方来背锅。
朱桢自己做的事,让他自己来解决。
反倒是如果成功,大明其他地区也可以借鉴武昌的教育改革方案,从而获利。
无论如何。
除了武昌之外的其他地区,肯定都不会受到坏的影响。
朱元璋在听见兵部官员说的话之后,突然间冷笑一声。
眼前这些大臣们的小心思他又怎么可能猜不到。
不过事实也正如同大家所想的那样。
武昌作为试验点,最适合不过。
“既然大家都觉得可以,那就直接告诉老六可以执行。”
“不过刚才大家所考虑到的那些问题,还是不能忽视!”
第734章 好坏与否,武昌先承担[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