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老百姓最真切的利益[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着武昌常住人口越来越多,整体市场也会变得越来越大。
老城区住不下,或者不够住,都是人们要搬往新城区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口的迁移。
市场份额也会逐渐转移到新城区。
既然是商人,自然不想要放过这么难得的机会。
只不过在商人说完自己的理由之后,另外两名书香墨客却有不同的意见。
“我觉得新城区肯定没有老城区那种书香画卷之意,这对于我们读书人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说的对,咱们读书人要的就是一个氛围,若是连氛围都没了,那还有什么意思?”
四人的谈话,很快就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
他们都各执己见,每个人的理由都很充分。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另一名酒客突然间说话了。
“你们都只不过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罢了,并没有真正的考虑到大多数人的现实问题。”
听见对方这么一说,稍微年长一些的男人倒是很好奇。
“这位兄台,此话怎讲?”
酒客一听,立刻放下了手中的葫芦。
“你们要知道,能够经常来黄鹤楼的人自然是不差钱。”
“但对于大多数的百姓而言,他们的生活并不在黄鹤楼。”
“而且你们没有注意到这一次的政策吗?”
“凡是资产没有达到一定阶段,放弃老房搬到新城区之后,将会免费得到与老房面积比例为一比五的新房面积。”
“再加上之前的催生政策,你们觉得老百姓会做何选择?”
酒客说完之后,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自顾自的喝着酒吃着肉。
不过他刚才所说的这些话,确实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直到这个时候,黄鹤楼的食客们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
虽然说催生政策的确可以得到不少赏银,特别是在楚地的老百姓。
但毕竟每家每户人口增多之后,不光是除了吃,同时也需要住的地方。
倘若想要买房,可不是那三四两银子就能够拿下。
这种前提下,能够免费得到一比五比例面积的房子,自然就成为了老百姓心目中的首选。
如此看来。
这种新政策的推出,其实都是有着环环相扣的联系。
当然,对于有钱人或者没有那么多欲望的人而言,不管推出什么样的政策,都等同于无用。
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
真正的大多数,不过是随波逐流罢了。
翌日。
衙门便来了不少老百姓询问新城区移民的问题。
若是已经决定想要移居到新城区的人,便可以直接现场进行登记。
随后,便会有衙门的人派人前往老住宅对原本的房屋进行面积测量。
不过对于那些不想要放弃老宅子,同时也想要到新城区去购房的人而言,也可以在新城区开放之后,对在售的房屋进行购买。
总而言之。
朱桢早就已经想好了各种可以应对所有情况的办法。
&
第421章 老百姓最真切的利益[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