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谁说秀才不能当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可他们也仅仅只是秀才而已,多个称号,拿点国家补助,本质也和普通人相差不大。
更别说去当官。
但若是在潭明,绝对能够得到重用。
其实想想也能够理解朱梓为什么会如此着急。
就拿第一批移民到非洲的群体而言,整体质量的确不高。
不是流民就是穷困潦倒的百姓。
这些人甚至都不认得字,又怎会懂得治理之道?
也还真是为难朱梓,要在这些人当中选取能够治理国家的人才,狗听了都要摇头。
很快,人才招聘信息出现在了大明日报上。
由于这一次的招聘,不仅仅局限于武昌或者楚地,而是整个大明。
除开信息传递的时差性,全国上下大小城镇,都已经传遍了招聘信息。
大明的读书人不少,足足有几十万人。
大家在看到招聘信息之后,全都沸腾了。
不少人寒窗苦读数十年,可最终也只能够得个秀才的功名。
这在大明根本就不能当官,更不能实现读书人的抱负。
可现如今,人才招聘一登报,瞬间又给了大量的读书人再一次的机会。
既然在大明不能够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那为什么不去潭明试一试?
而且现在整个排名急需文化人。
不仅机会多,还能够得到重用。
这是多少读书人此生的追求?
昆明城。
“没想到我这穷酸秀才有一天也能够飞黄腾达,我一定要去潭明!”
“如此诱人的条件,若不是楚王殿下亲自公布,我绝对会以为是骗人的。”
“非洲虽然远点,但能够参与治国,看起来也没那么差劲。”
“咱们这种偏远地区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说不定人早就已经满了吧?”
当有人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其余人也跟着一起感到遗憾。
昆明这边距离武昌的确相隔甚远。
武昌是大明日报的总部,肯定也是最近刊登招聘信息的地方。
这个消息从武昌传到昆明,需要耗费一些时日。
而武昌及其周边的读书人数量也不少,说不定等传到昆明的时候,人员就已经招满。
现场围观的人有不少都有些心灰意冷,非常失落。
“看来像咱们这种偏远地区的人,是没有这个机会喽!”
正当大家准备散去的时候,还是有几个秀才决定尝试一番。
“大家别灰心,招聘信息上不是都写了,自登报以来的七天之内都可以报名。”
“既然如此,那咱为什么不试试?”
“反正我就是个穷酸秀才,试试也没什么影响。”
“成功录用我就去潭明当官,不成功就回来种地,没什么好怕的。”
正是这句话,让现场很多人突然醒悟。
大家觉得这位秀才说的很有道理。
反正试错的成本很低,不过就是从昆明到武昌的距离与时间而已。
如果真的能成功,那就能直接飞黄腾达。
试问一下,人生中又有几次像这样试错成本低,不会影响基础生活的机会?
错过了这一次,下一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出现。
既然如此,为何不试试?
就这样。
一群读书人商量着赶紧回家收拾行李,这就立刻出发前往武昌,生怕耽误了时间。
第359章 谁说秀才不能当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