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日月山河无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朝廷求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明军火器超过清兵,本可以决一雌雄,尤其是又已被清兵断绝了后路,只有拼死厮杀,方能死中求生,但是现在各个总兵各怀鬼胎,都不想拼命。

    这一仗,还没开打,就已经注定要输了。

    “督师,现在咱们只有三天的粮食,要是三天突围不出去,等待咱们的,可就是死路一条啊。”

    王朴在听完洪承畴的话后,率先开口道。

    “是啊,督师,现在咱们被困,真要决战,咱们可能得死一半人。”

    唐通也是和胆小鬼,和王朴一起也是臭味相投,都是怂货。

    “要不咱们逃回宁远吧,起码在哪里有高大城墙,清军那咱们没办法。”

    诸将胆怯,不愿死战,主张逃回宁远。

    “本监军也赞同退回宁远在做打算。”

    监军张若麒也开口说道。

    洪承畴想决战。

    但是力主速战的,昏庸无能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之亲信,监军张若麒也反对决战,希望撤回宁远,这进一步涣散了将士斗志。

    洪承畴无可奈何,只好下令于明日突围,说:“以往诸位将领都说要誓死报效国家,如今正好有机会,虽粮尽被围,也应该明确告知诸位兵士:守是死,战也是死,如果奋力一战或许能够死中求生。我智术短浅决意孤注一掷,明天望诸位能够竭尽全力。”

    他分遣剩下七路总兵为左右路,准备于明日死战突围。

    皇太极于交战之后料定,明兵缺粮,夜里一定会逃跑,分遣王公将领进入汛地,阻截明兵。

    洪承畴这一夜都没睡,他一直看着地图,在想着明日决战时,可能发生的一切意外。

    大同总兵王朴一回营便率本部人马首先乘夜突围逃跑。

    “让所有兄弟集合,今晚趁夜突围出去,还想决战,决你大爷,自己去决战吧,你爷爷不奉陪了。”

    要跑路的不止王朴,基本也都跑。

    宁锦一带战事一触即发。

    时间回到一个多月前。

    张梵回到山东时,已经是崇祯十五年正月初八,在爪哇时遇到台风,所以在爪哇待了三个月,等到台风季过了后,才再次踏上归途。

    刚回家,王承恩就来了。

    “王公公,你怎么到我这里来了,有事?”

    张梵刚洗完澡,嘴里正在吃着一个肉包子,出来就看到王承恩坐在客厅里,一旁还有孙承宗陪着。

    “勇武侯,咱家这次可是跑第四次了,每次来,您呐都没回来,白跑三趟,陛下愁得头发都白了。”

    王承恩说着说着眼圈都红了。

    “皇帝拥有整个大明,还有什么可愁的,还有,我可不是什么勇武侯,我就草民一个。”

    张梵调侃着,对于现在的崇祯,张梵觉得是他咎由自取。

    “侯爷说笑了,咱家知道您心里有气,陛下也知道亏待了你,但是,陛下这么做也是有苦衷的,毕竟死的是一个一等国公,还望侯爷多多体谅陛下,下面那些官员巴不得整死侯爷您呐。”

    王承恩见张梵脸色不太好,忙解释道。

    “公公这次来是有什么事吗?开门见山的说就是了,大家都是熟人。”

    张梵看王承恩不经逗,也不在耍他了。

    “陛下有封圣旨给侯爷的,侯爷你看……。”

    王承恩说有圣旨,但是却不见张梵有要跪下接旨的意思,有点为难的说道。

    张梵坐在椅子上没动,只是淡淡的说道:“宣旨什么的,就算了,太麻烦,直接说什么事吧。”

    王承恩听完脸都在抽抽。

    不过现在有求于张梵,惹不起他,于是只得拿出圣旨,不过并没有打开,而是将圣旨里的内容简单的说了一下。

    “陛下要恢复侯爷您的爵位,而且还要升爵至国公一爵,以后就要称您为勇武公了,国公爷,咱家可要提前恭喜国公爷了。”

    王承恩说完,笑呵呵的将圣旨递给张梵,不过张梵并没有接圣旨。

    “额,国公爷,这圣旨还请接下。”

    王承恩见张梵不接圣旨,于是小声的提醒道。

    孙承宗在一旁说道:“国公爷,快接圣旨啊。”

    张梵还是没接,而是缓缓站起身,走到落地窗那里,看着外面繁华的街道,然后才说道。

    “说吧,要我做什么,能给我一个活人一个国公的爵位,这可是大明开国以来,一百多年来,第一次。”

    王承恩这时才将关外锦州城被建奴围困,洪承畴带大军去驰援也被困的事说了出了。

    “陛下的意思,是想国公爷去锦州支援,就算救不下锦州啊,也要把出关的大军带回来。”

    王承恩期待的看着张梵,希望他能同意。

    张梵现在窗前,望着窗外,许久都没有说话。

    “国公爷,国公爷,您有什么条件可以说,陛下说了,只要国公爷能同意,什么都能答应。”

    王承恩见张梵半天不说话,只好亮出最后底牌。

    “扬州。”

    张梵缓缓吐出两个字。

    “扬州?什么扬州!”

    王承恩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痴痴的问了一句。

    “国公爷的意思是要扬州。”

    孙承宗在一旁解释道。

    王承恩咽咽口水。

    张梵啊,你的胃口不小啊,知道扬州一年的税赋是多少吗。

    “扬州给我,每年给朝廷三百万两白银,十万石粮食,同意话,本国公马上出兵,不同意,草民也不多留公公了。”

    张梵也说出自己的底线。

    同意的话,老子还是大明的国公,不同意,老子就是山东张梵。

第223章 朝廷求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