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雏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这样过了半个月。
征兵的征兵,烧水泥的烧水泥,挖城墙地基的挖地基。
水泥早在十几天前就烧制成功了,张梵叮嘱那些工匠,要绝对保密,要是消息泄露,他们这些人连同全家老小,一个都活不了。
于是命人飞快的建起简易工棚,就开始大量建窑烧石灰,还派人去窑厂巡逻,严禁外人靠近。
但是每天近十万人吃饭,这粮食的消耗也是惊人的。
还好山东也算土地肥沃,粮食产量还算不错,虽然明末天灾平凡,但是山东临海,旱灾不如河南,山西,陕西等来的严重,粮商也很多,随便找找,就能找到粮商。
张梵用手里的精粮换那些粮商的粗粮,一石精粮换五石粗粮,每石精粮他们可以有一石多到两石粗粮的利润,而且就在山东境内就能赚到,这让很多粮商拉着粮食跑宁海卫来做生意。
随着大量的粮商来到,其余做生意的也陆续跟着来了,比如卖油卖醋的,卖菜卖肉的,卖布卖鞋的,卖针线布头的货郎,卖吃食的也来了。
一时间,宁海卫新城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集散市场。
张梵可不会放过这个捞钱的机会。
立刻在新城外划出一个巨大的空地,建起一座座的简易房屋,还划出摊位在哪里,分临时摊位和长期摊位,每个临时摊位一天一文钱,适合那些小商贩,附近那些卖小菜,鸡鸭的农户。
一些大型的摊位就留给那些大型的商户,比如卖粮油的,卖农具铁器的店,裁缝店,布料店等使用,每个摊位按大小以每月几钱到几两十几里银子不等租给他们。
随着临时市场的建立,原来混乱的场景一下都消失了,市场里还有治安巡逻员来回巡逻,谁想强买强卖,短斤少两,直接乱棍打出去,所有东西全部没收充公。
很快的,卖木料的商户也闻讯赶来,拉着大车小车的木料赶来。
他们也不知道听谁说,宁海卫建新城需要大量的木料,尤其木板,需求量特别大,就三五成群的组队拉着木料来新城。
结果工地上巡查的张梵一脸吃惊,说自己确实需要木料,但用量并不大。
把那些大老远拉着木料的老板搞得都要哭了。
本来他们弄这些木料就花了不少钱,现在人家不收,他们不可能又拉回去吧,于是求着张梵收下,他们可以按最优惠的价格卖给张梵。
张梵看到这些木材商人嘴角露出不让人察觉的笑,消息是他让人放出去的,就是想要用最低的价格买到建城用的大量木料,这些老板们还真上当了。
最后张梵用几乎本金的价格拿下这海量的木料,而那些老板虽然没挣到多少钱,但是好歹东西没砸手上,也很开心。
这种心态好比你去赌博,开始已经输了十万了,最后结束时,你只输了一千,赢回来九万九,这时你却非常高兴,因为你只输了一千,而不是十万。
现在先挖城墙地基,再将挖的土垒城墙中的夯土结构,等京城的工匠们来了,就开始在夯土外浇灌水泥代替城砖。
新建的宁海卫城十分巨大,总占地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整个城墙周长超过万余米,整个城呈不规则长方圆形,依水而建,沁水河也被囊括了一部分在新城内,城内还要建一个河运码头。
又是半个月,京城里来人了,已经快到宁海卫旧城了,说是宫里来的传旨太监,还带了大批工匠过来。
张梵听说工匠来了,马上带着几个亲卫往旧城跑去。
张梵不准备放弃旧城,以后准备新旧两城同时使用,因为以后朝廷肯定还会派文官来宁海卫,到时就让那些文官留在旧城,本来那个旧城才是宁海卫城。
而新城,张梵决定不叫宁海卫新城,既然后世这里叫牟平,那新城以后就叫牟平城。
刚回宁海卫旧城,就看到城外烟尘滚滚的。
不一会儿,一个仪仗队出现在张梵他们眼前。
领头的传旨太监是熟人,还是王远,跟随的仪仗队也是熟人,还就是上次那批锦衣卫。
‘‘王公公,有失远迎了,实在是抱歉,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张梵说完塞了两锭银子在王远手里,把王远乐的嘴都合不拢了。
本来传旨就是苦差事,但是给这个张大人传旨,却是个肥差。
张梵又掏出几十两银子给跟随的那些锦衣卫,锦衣卫们一个个也乐呵呵的给张梵道谢,这一幕可把王百户他们看得直翻白眼。
他们现在跟着张梵,每月可有五两银子,张梵说了,以后还会更多,只要敢上战场,别说银子,就是将军总兵都没问题。
‘‘张大人客气了,咱家这次可是千里迢迢给张大人道喜了,我们进城说,焚香沐浴后,咱家可有陛下圣旨要宣读。
一番忙碌后,宁海卫各官员都跪下,王远也拿出圣旨,扯着尖锐的嗓子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治世以文,?肼乙晕洌??虐?渌?纸?的顺?⒅?种???抑?沙家玻?四芪奈锛姹福?隽Ρㄐи?擅衿浼ǘ?患沃?猿杳?簦?毂??蚱剖?对舻校?信亚蹩自簦?兜衅咔в啵?的舜蠊Γ?厣??湮??N乐富邮梗?枉梓敕?惶祝?滓??倭剑???湮??陀柘罚??鹨牡遥?溆喙Τ冀怨偕?患叮?鸵???剑?沾恕!?
王远念完后,合上圣旨,然后笑嘻嘻的对张梵说道:‘‘张指挥使大人,快接旨吧。
张梵连忙磕了个头。
来这个世界已经几个月了,张梵发觉自己原本的傲骨在这个世界根本吃不开。
儒家礼学在天朝已经有上千年的的历史了,加上宋朝时儒教大拿朱熹的推波助澜,儒教更加繁荣鼎盛了。
如果是在和平年代,儒教的那一套以道德约束自身的礼教或许还行,但是现在是乱世,道德早就崩坏了。
但即便是这样,在文人统治的大明朝,儒家礼学还是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自己可以不买那些下级文官的面子,但是对于皇室,还是要给足够的尊重。
天地君亲师,这五种你必须尊重,至于文官,只要老子手里有兵权,管你是六部还是首辅,通通给老子跪着唱征服。
‘‘臣谢陛下隆恩,皇上万岁万万岁。
三呼万岁后张梵站起身,接过圣旨,还有后面锦衣卫端上来的麒麟服,笑呵呵的说道:
第17章 雏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