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原始社会当国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1 章 长江上的感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日之后,魁元部落的魁石弥决定返程。

    于是炎楚带着炎木以及近千人的护卫队和上千人的随行技工开始往北进军了。

    山木集市出城,沿着芒山大道走到木岭山的位置,有一条三岔路。往北是野山关,往东是炎木城,往南便是鸟鸣山。

    芒山大道,经过炎国这些年的发展和扩修之后已经成为了一条四米多宽的平坦要道。连接了芒山地区所有的城池和关塞要地,已经成为了炎国一条十分重要的交通道路。

    道路为什么不是坑坑洼洼的而是平坦的呢?

    也许有人会觉得很奇怪,在原始荒莽世界中,如果出现四五米宽的道路不奇怪的话,那么出现一条四五米宽且平坦道路那就比较奇怪了。

    这就不得不说到在炎国四年的时候,开始沿途修建屯兵站的制度了。

    这十几年的发展,曾经的屯兵站遍地开花一般。基本上每隔上十里地就能够找到一个屯兵站或者是由屯兵站发展起来的村驿。

    炎国对发展人口制定了一个很好的模式,那就是屯兵站的制度。

    炎国的都城城镇关口,每年都会分出来一部分的人去古道各处兴建屯兵站。

    之前说过,最初的屯兵站人数为一百五十人,后面增加到三百人。其中有一百人是专职于种植养殖采摘的,剩下来的主要是负责维护道路的平坦畅通的。

    每个屯兵站多的需要维护十几二十里地的古道,一般的只需要维护五到十里地的距离。

    这些屯兵站通过十多年的发展,慢慢的人口增加了不少。发展得最快的,超过五百人以上的屯兵站就被升级成了村驿。这种超过五百人以上的村驿在芒山这边就超过了三十个,还有几个甚至有千人之数了。

    三百人以下的称之为屯兵站(屯站),五百人以上的称之为村驿,千人以上的称之为乡道,五千人以上万人以下的称之为镇,万人以上的称之为城。

    至于关口,如今炎国境内一共有五个关,芒山南部一个??阳关,北部一个野山关。?山城西五十里,靠近金沙河,有一座哀羊关。三水地区在炎藜城东北白雀山一带有一座关叫雀山关,屿山地区浊龙江东岸有一座叫浊龙关。人数多者上万人,少者也有四五千人。

    ………………

    过了野山关后,已经是第四天了。再往北就得到了船埠镇,在这边炎楚只不过停了一天。之后就得出发去南渡口的江边,坐船去北渡口了。

    时间可不等人的,秋季已经来了,如果再过一段时间冬季也要不了多久就快到了。到时候北野平原地区的路可就会难走得多了。

    炎楚乘坐的木船长为三十米,宽为五米。这是如今船埠镇里的造船工坊做出来的最大的木船,这艘船可是为炎楚单独打造的,今天还是他第一次乘坐。

    船里面按照炎楚的图纸已经做出来一个有

第461 章 长江上的感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