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山寨大王到千古一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2章 于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下一刻,巨大的签筒移形换位,一个刻着‘千古风流文臣的签筒出现在华谦卦的面前。

    第一次召唤,就抽出了张角这么一个大爆级别的存在。

    所以华谦卦对于这一次召唤,信心满满。

    “系统,可不能叫朕失望啊....”

    想到这里,大手一挥,向着面前装满了虚化的签筒抓去。

    就决定是你了!

    “叮,恭喜宿主,召唤完成。”

    下一刻,一位面容儒雅,虽已至中年,可依旧能看出其俊挺面相,身材并不魁梧,甚至有些消瘦,但却很挺拔,眉目之中,散发出些许威严和自信,身上穿着一件大红袍,与张居正来时所穿的几乎一模一样。

    这位是....

    华谦卦看着他的面容,陷入沉思之中。

    看服饰,明代的。

    看样子嘛...

    好像有些眼熟。

    卧槽!

    不会是他吧!

    想到这里,华谦卦顿时眼前一亮。

    如果真是这位,那么这一次召唤的奖励,也太逆天了吧!

    张居正就算是在他的面前,也只能算得上是后辈。

    不过.....

    按照时间节点来算,张居正确实也是晚辈。

    就在华谦卦思索之际,来者说话了。

    他用铿锵有力,坚定的语气说道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不争一世争百世,我争的是万世之名!

    于谦与于少保,朕就知道是你!

    下一刻,于谦的个人简介,也跃然于纸上。

    “【于谦

    字廷益,号节庵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

    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军事家、政治家。

    永乐十九年,于谦登进士第。宣德元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后巡抚河南、山西,宣德五年,又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

    明英宗时,于谦因入京觐见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

    “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于谦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

    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见无机可乘,被迫释放英宗。朝廷因功加封于谦为“少保”,总督军务,世称“于少保”。

    与瓦剌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当时朝务繁杂,于谦独运征调,合乎机宜。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天顺元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复官赐祭。弘治二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

    《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修为:真虚期中期

    武器:无】”

    于谦敢于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权贵,而受到排挤打击。人家当官前呼后拥,尽显官威;于谦当官便服一套,瘦马一匹。同僚并不以其为谦虚清廉,却说他坏了官场规矩。

    在于谦含冤而死后,数位明帝为其加封追赠改谥。

    大爆!

    对于华谦卦而言,这一次召唤出于谦,绝对是大爆。

    于谦的能力,绝非是仅仅凸显在京师保卫战之中的军事能力那么简单。

    他的文治武功,同样出色。

    一位刚正不阿两袖清风的忠臣,加入大夏内阁。

    那么大夏内阁的加强,不必多言。

    先张角后于谦,双喜临门!
第672章 于谦![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