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最后的一师一校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上山(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女老师欲言又止。

    “可是什么?”李校长追问道。

    “他们没有牵马下来。”女老师怯生生地答道。

    “什么?没牵马下来?这个熊组长是怎么搞的,昨天不是跟我打保票说一定找两匹马下来接小王老师吗?他是怎么办事的?那么些行李教具,他们能背得动吗?”李校长的嗓门越来越大了。

    在李校长越来越大的嗓门下,那个娇小的女老师显然也紧张了起来。

    她怯怯地说道:“校......校长,您......您还是自己下去看看吧,我也说不上来......”

    校长脸上的肉瞬间横了下来,脸上那些坑坑洼洼的肉坑,在怒火的烘烤下,显得更加的明显。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只鼓了气的癞蛤蟆,满身的囊包叫人浑身起了一层厚厚的鸡皮疙瘩。

    “这些人,成天申请要正式老师,现在给他们了,他们倒撅起尾巴了......”

    ......

    王明泽也是后来才听说的,上箐村自从开办学校以来就一直没有派正规的老师前去任教,之前的几任老师,都是上箐小组就地请来的代课教师。

    代课时间最长的是一个叫老杨的老师,他先后在上箐小组代了十几年的课。后来,因为他在城里上幼儿园的孙子需要接送,他便辞去了代课的差事,到城里领孙子去了。

    自老杨老师之后,上箐小组也先后请了几任代课教师,这些教师都是些初中、高中毕业之后没有考上大学的子弟。刚刚找他们的时候,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拍着胸脯保证说要为家乡做贡献,一副只讲奉献不计回报,为家乡的明天奉献青春,舍弃金钱在所不惜的样子。

    可当他们看到那些外出打工的人风风火火,穿着时髦,花钱大手大脚,染着五颜六色的头发,骑着五光十色的闪闪发亮的摩托车在城里飞来飞去的时候,这些当初信誓旦旦的奉献者又无一例外的都叫着嚷着要去城里打工挣钱。

    去年,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文文静静的女代课教师,代了不到一年,也跟着她那个头发枯黄的小男朋友到广州去打工了,说是要凑钱结婚。

    于是,这几年的上箐小组,老师一直是找了走、走了找,孩子们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打打闹闹的野着。父母们看着着急,就天天来找熊组长;熊组长实在没办法就天天往李校长的办公室里跑;李校长没办法就只能拉着张教导,到处打听哪家的高中毕业生还没有出去打工。

    至于成绩,不论是张教导李校长,还是孩子们的家长,都已经习惯了年年倒数,不再奢望什么时候孩子们的成绩能跟正常的孩子一样。

    久而久之,上箐村的孩子智力低,读书差,几乎成了上河村以及附近几个村的基本共识。要说原因,大部分人都说上箐村的水质差,人喝了会变笨,还有一部分人说是因为上箐村所处的位置风水不好,犯了天龙的忌讳,可也许是因为怕得罪人,就是没有人说老师教书不会教的。

    原先的老杨老师在代课的时候,上箐村孩子们的成绩就一如既往的差。一二三年级,不论总体还是分级,不论单科还是全科,平均分超过20分,那就算是历史性的大胜利,破天荒的头一回。

    当初小学五年级就辍学在家的老杨老师,从来不屑于教什么拼音字母。因为他自己也确实不会,想当初他读小学的时候,他的老师也没教过他。

    教书十几年,老杨老师最纳闷的事就是,这些正规学校毕业的老师,一个个人模人样的,讲起道理来一套一套的,好像除了外交部长以外他们什么都会干,可把他在上箐小组一二三年级每次考试都第一名的学生拿给这些正式的教师教,四五六年级,这些正规的教师准能把在他那些一直名列前茅的学生都给教成倒数,而且还无一例外。

    ......

第四章 上山(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