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媳妇的养成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变化[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现今朝廷大权虽说掌握在太上皇手中,但是不代表崇德帝没有权力,毕竟皇位继承合乎正统,谁也挑不出毛病,太上皇终有驾崩的那一天,等到那时再臣服崇德帝就晚了。

    前世清朝乾隆皇帝将皇位禅让给嘉庆皇帝后,和?作为朝廷第一人,依旧我行我素,嚣张跋扈,全然不把嘉庆皇帝放在眼里,还时常到乾隆太上皇那里告嘉庆的状,使得嘉庆皇帝经常挨骂,等到乾隆太上皇驾崩后,立马抄了和?的府邸并赐死了他,可见嘉庆皇帝是有多恨和?。

    现在崇德帝的遭遇,基本和前世的嘉庆差不多,一样的城府,一样的隐忍,令人胆寒,还是王子腾有眼光,有魄力,在崇德帝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开始早早地暗中投靠,待将来收获最大的利益。

    侯府处在危机当中,既有危险,也是机遇,双龙同朝,老龙是在血雨腥风中走出来的,远不是初生的小龙可以比拟的,徐家三代单传,但曾祖父还是留下一丝血脉传承下来,虽是旁系,但每年祭祖的子嗣不少,侯府若是盲目投靠,一个不好就会连累满门灰飞烟灭。

    这具身体也快十岁了,还是太小,也没有承欢膝下,不足以取信父亲,事关侯府未来及八万兵权,是不可能听我一孩童的意见…哎,真是麻烦!

    两年前,南方几个蛮夷部落联合五万兵马进攻定南关,旬月后急报传回长安,满朝哗然,虽然大郑屡次败给关外女真,但也不是区区蛮夷可以招惹的,众臣纷纷上书,要求朝廷发兵给蛮夷迎头痛击,把他们打回去。

    崇德帝有心想出兵,然而拱卫帝都长安的灞桥大营,士兵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农夫及剩下的老弱病残,兵甲老旧,训练松垮,几无可用之兵。

    只能调兵江南的江北大营南下平定蛮夷,可是军国大事的决定权不在自己手里,何况调兵江北大营需要虎符印信。

    好在上皇旨意很快下来,调兵江北大营南下平定蛮夷,平定后可返回江南,旬月后的一场大战消灭了蛮夷近两万,余者逃回深山老林。

    因定南关防守薄弱,江北大营被要求原地驻守一年再返回江南。由于蛮夷的不断骚扰,几个月前,再次传旨江北大营原地驻守而遭到底层士兵的普遍反对,进而引发兵变。

    士兵们一口气杀完了主将副将与监军,一致推举偏将张林为大军统帅,杀回江南。

    叛军一路北上,沿途不断攻城掠地,抢夺官府钱粮补充军需,多余钱粮发给百姓,一时云者丛集,到达江南后,已经聚集五万兵马,乃猛攻金陵城。

    朝廷得知江北士兵叛乱,迅速任命保龄侯为将,统帅京营人马平叛,双方在金陵城下大战,京营一触即溃,大军不是望风而降,就是狼狈逃窜,大势已去,保龄侯带着少数兵马撤退到后方休整。

    崇德帝得知保龄侯大败,下旨训斥一番,令其戴罪立功,保龄侯愁眉苦脸,部下献计,假意招降张林及其部将,再重兵围而杀之。

    由于张林及其部将对朝廷心存幻想,中了奸计导致全军覆没,朝廷就此取消江北大营建制。

    江北大营兵变不仅打破了江南长期稳定的局面,也加快了地方势力的发展壮大,使得朝廷在地方的威信急速下降。

第6章 变化[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