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去京都邀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难不成有大喜事?我猜,是鹏城出了什么了不起的研报吗?”
总编叫姚学东,即便年纪相仿,但这一声小田叫得田龙没有任何不服。
提及这个人,全国科研界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二十一岁从北大毕业,并获得剑桥深造的机会,留洋五年后不忘国恩,开始回国大显身手!
在国内十年,发表的论文无数,其中每一期的科研月报都有他的身影,而且参与了多个科研团队的高端制造和学术研究!
那个时代,是姚学东的时代!
他涉猎多个方面的学术研究,而且每个行业几乎都是巅峰,那时候的龙国还相对落后,就是因为姚学东的回归,间接加快了科研事业的推动!
科研圈这几十年里,流传着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某芯片国企因为大型计算机的崩溃而导致整条生产链无法复工,损失惨重。
他们花百万重金从国外请来的专家都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甚至还浪费了不少人力物力。
最后他们请了姚学东出手,姚学东到了现场,拿起纸币刷刷点点,半天时间,在计算器几百条线中选了一条,拿出一把剪刀咔擦剪断,问题马上解决!
最后也只收了一万的辛苦费,有些崇洋媚外的人还暗自指责他只是剪了一条线,压根米花什么精力,就收了一万,坑人。
姚学东只是淡淡地说出那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剪一条线1元,但要知道剪哪条,9999元!
这句话,被后来的学着广为流传,还有不少人做成了素材,口口相传……
见姚学东忙完了,田龙马上起身识礼,一副谦卑的模样,眉开眼笑道:“总编真是慧眼,一下就看出我此行的目的!”
“实不相瞒,咱们鹏城似乎出现了一位天才,在我们鹏城科研月报的注资下,他跟保定大学的两位教授组成的团队,做了一份跨世纪的研报。”
说着,田龙急忙把带来的手提打开,自己则弯着腰,半躬在姚学东身后:“总编你过目看看,这人如果稍加培养,我感觉都有你年轻时的一半!”
马屁虽然蹩脚,但也确实管用。
姚学东抚掌大笑,加之今天心情不错,接过笔记本,打开林学庐那份研报。
“人工机器眼球,这命题很有深度呀!”姚学东一看就微微皱眉,这类深奥的命题,数据一般都不太精准。
连他们京都的顶尖科研学者,对这类命题都是避讳莫深,甚至外国的大拿也只是秘密研究,没出成果前并不太敢张扬。
一个鹏城的大学教授团队,有一点资金扶持就能做出准确研报?
按常理说,不太可能。
但是,姚学东也深知田龙是人精,能让他不远千里过来,那肯定是有一点东西。
又或者说是另一种层面的理解?
“哦?朱大伟和周炳仓,原来是他们……”
看着命题下面的署名,分别署上鹏城科研月报宣传部田龙、朱大伟和周炳仓,还有一位叫钟基的大三学子。
“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大三的学子都能跟教授一起做研报了。”
轻声赞美一句,姚学东开始看着论文……
第20章 去京都邀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