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穿今,长公主她理科超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2章 我叫德卿[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之属能为诗矣,未闻其能文章也;曹大家续汉史矣,宋宣文传周官矣,未闻其通天算也。德卿以一人兼之,可不谓彤管之杓魁青闺之收并乎?】

    王贞仪,王德卿。

    陈灵婴看着眼前的虚影,“你是江宁府上元县人吗?”

    虚影的身子晃了晃,逐渐变得清晰......

    繁复精巧的裙子,头发都梳在后面,发髻并不高,眼神柔和,

    “我是江宁府上元县人。”

    从她离开以后,时光飞逝,王朝更迭替代,江宁府上元县这个地名早就消失在时间长河里。

    她没想到还有人记得。

    “我叫王贞仪,字德卿,如果你愿意,可以叫我德卿姐姐。”

    从蒙古人学骑射,通星象,精历算,工诗文,通医理,其诗质朴无华,情感真挚。

    这些都是形容王贞仪的词句。

    在十七、十八世纪时,华夏形成了以梅文鼎、梅珏成为中坚骨干的安省数学学派,祖籍安省的王贞仪是这一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

    所以她说自己是一个数学家。

    王贞仪总结了华夏古代数学成就和西方筹算法,写下了当时的科普书,《勾股三角解》《历算简存》《筹算易知》《象数窥余》等等。

    陈灵婴曾经在图书馆里看过王贞仪的《勾股三角解》,而最让她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其中的一小段论述:

    “中西固有所异,而亦有所合。然其法理之密、心思之微,而未可以忽视。夫益知理求是,何择乎中西?唯各极其兼收之义。”

    便是放在现在也不过时的话。

    在天文上,王贞仪是世界上唯一个从宇宙宏观与微观结合来理解“天圆地方”这个概念的人。

    她积极宣传阐述哥白尼的“日心说”,并且写下《月食解》,精辟地阐述了月食发生、月食和月望以及食分深浅等知识。

    书中文字简练直白,老少皆宜,还配了生动形象的图画,一目了然。

    那一年,王贞仪只有20岁。

    陈灵婴总是被世人称赞是天才。

    但是从古至今,天才不知凡几,王贞仪何尝不是天才?

    再往前往后推,每个时代少说要有那么几十个天才,他们的名字写在史书里,有的被人记住,有的湮没在时间里。

    在西方世界里,王贞仪被誉为“华夏18世纪的非凡女性””,还成为了唯一一位金星陨石坑以其名字命名的华夏女科学家。

    著名学术期刊《natural》杂志也将她的形象作为全世界女科学家的代表。

    陈灵婴抿着唇看着王贞仪,

    “德卿姐姐。”

    话音刚落,虚影渐渐消失,陈灵婴的耳朵边还留着刚刚王贞仪说的一句话,

    “等我们下次见面的时候,我会告诉你弯月的秘密。”

    陈灵婴下意识抱紧了怀里的昭昭。

    “小昭昭,喝水。”

    昭昭直起身子拿着水杯递到陈灵婴嘴巴,她的脸色有些白,不知道是因为刚刚在屋外吹了风照亮了还是因为猜到了什么。

    水是温热的,一杯水喝完陈灵婴也缓过神来。

    .

第392章 我叫德卿[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