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我点亮长安城108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章 各司其职,步入正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十一月二十六日。

    宣阳坊,市政大楼。

    二楼会议室,面试地点。

    众多通过笔试的读书人,按顺序进行面试。

    很快,轮到张弘文面试。

    他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

    房间内,有着三名面试官,表情严肃。

    三人分别是雍州长史顾尘、万年县尉司马玄景、考官顾延君。

    张弘文行礼道:“见过顾郡公、司马县尉、顾考官,我是张弘文,雍州万年县人士。”

    闻言,顾尘三人微微点头。

    没有过多寒暄。

    面试直接开始。

    顾尘开口道:“张弘文,今天面试就两道题。第一题,请简述玄武门之变的利弊?”

    听到考题。

    张弘文面色一变。

    玄武门之变,在大唐是个禁忌话题。

    没想到,顾郡公竟然以玄武门之变作为面试题目……

    张弘文沉思片刻,说道:“玄武门之变,有利有弊。有利之处在于,它结束了大唐可能爆发的内战。

    隐太子李建成,同样是一位优秀的治国之才。

    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隐太子的军队,可能会和昔日秦王的军队展开决战。

    因两人军事才能都非常优秀,内战估计会持续许久,无端造成大唐国力损耗,百姓生灵涂炭。

    玄武门之变的弊端在于,秦王弑兄逼父,引起宫廷政变。

    从亲情和人伦的角度来看,宫廷政变的影响会极为恶劣!

    未来的大唐皇室子弟,或许会上行下效,手足相残,争相发起政变。”

    话音落下。

    三位面试官都满意的点了点头。

    张弘文说的不错,深度剖析了玄武门之变的利弊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顾尘知道,历史上大唐发生过神龙政变、唐隆政变、甘露之变。

    玄武门之变,的确给唐朝开了个坏头。

    这时,顾尘又说道:“张弘文,面试第二题,你如何看待黄河宁,天下平?”

    张弘文听到题目后,松了一口气。

    他生怕第二题是如何看待弑兄逼父的李世民。

    好在不是!

    他深思片刻后,朗声道:“众所周知,治黄百难,唯沙为首。

    黄河沙多水少,有一石水而六斗泥的说法。

    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水害严重,严重影响下游的数百万百姓。

    只有治理好黄河,天下才能长治久安。”

    说到这里。

    张弘文知道这一题并不是问他黄河的危害性,而是让他提出治理黄河的办法。

    治理黄河最大的问题,是不能简单采取加高河堤的办法。

    很多州县的黄河底水太高,甚至高于两岸,形成一条天河。

    加高河堤,固然可以有效防止决堤。

    但这样不断加高下去,会使天河更高,万一决堤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张弘文稍稍思索后,说道:“我认为,治理黄河有三策。

    第一,在黄河下游修建堤坝,用雍州的钢筋混凝土来修筑。

    第二,在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上,种植大量的树木,减少水土流水。

    第三,治理黄河内的泥沙,并防止黄河断流。”

    闻言,顾尘再次点头。

    现代治理黄河,除了这三策外,多了一项修建水库。

    在黄河上有修建水库,调水调沙,通过水库泄水冲刷河床,一举将淤泥冲入渤海内。

    顾尘笑着道:“张弘文,两道面试题,你回答的非常出色,顺利通过考核。你先回家,等待后续通知吧。”

    闻言,张弘文一喜,连忙行礼道:“

第42章 各司其职,步入正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