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世谋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 临危不乱[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br/>
    定州的情况暂时传不到汴京来,受灾人数实在太多,哪怕是将国库搬空每户人家也补不了多少钱粮。

    最后只是每家每户幸存的人发了一笔少的可怜的钱财,然后免了两年的赋税。

    宁栖禅得知赈灾的钱只有一到三贯不等,她知道朝廷已经尽力了,心里还是难免感到悲戚。

    人命竟如此贫贱!

    老百姓却为两年不用交税而欢欣鼓舞,此时距离初五那日的地震过去一个多月了,大家已从地动的伤痛中慢慢走了出来,朝中关于皇帝的流言却一直未能消除。

    为了打破流言,皇帝下旨全力修建汴京,并说从此他就留在汴京了。冯沅为此贴出布告,凡参与汴京修建的百姓,吃了吃住全包、还有工钱可领。

    此举一出,除了汴京本地的百姓,其他州县的百姓也来了。

    短短几天时间,城中聚集了数十万人。

    修建城池的人是有了,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源源不断,光是每日的粮食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宋青临得知此事后立刻决定据城固守,他知道自己急,城外的大军只会比他更急。

    宋青临预料的不错,自上次强行攻城却死伤了三千多人后,晏酋又组织了几次进攻却始终拿不下。

    于是他决定不再强攻,只作围困。

    原本以为城内最多撑两个月,可如今两个月过去了,城中的人还是没有要投降的迹象。

    其实是有人想投降的,宋青临将那些人全给斩杀了而已。

    他的态度很坚决,就算最后不得不投降,那也不是现在。

    城内固然粮食一天一天在消耗,可城外的几万大军不也得吃饭么,多坚持一天就能多让他们消耗一天的粮食。

    汴京发生那么大地震,那么多灾民,朝廷不可能不管。

    汴京要重建,其他地方又要镇压叛乱。就算乾国皇帝不肯撤军,朝臣们也不会让晏酋的几万大军就那么耗在定州城外。

    宋青临预料的不错,这几日的乾国朝堂已经就此事吵了好几次了。

    皇帝被吵得头疼,又不能打骂大臣,只能给晏酋下死命令,中秋节前定州城还攻不下那就提头回来。

    晏酋和韩崇接到圣旨后不计代价猛烈攻城,终于于八月十一日将定州城攻破,活捉了汪都。

    皇帝接到捷报并不怎么高兴,汪都虽被拿下,朝廷的损失却也相当大。

    可不管怎么说,终究是剿灭了叛乱,下旨让晏酋守城,韩崇带大军撤回。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按下不提。

    冯沅公务繁忙,暂时顾不上宁栖禅。

    容氏原本只打算在宁家住几天,可她住着住着彻底喜欢上了宁家和岭下村,不走了。

    褚昭慧、褚其和褚槿篱三人被褚立行带着去了德州祭拜褚奔、于氏,如此关于宁栖禅的身世一事倒是没人再提起。

    六月底有官员来到岭下村统计人口与土地,宁栖禅给赵易和蔡水根等人作保。

    官员们知道是宁栖禅的药方才治好了瘟疫,有她作保,立刻就给赵易他们登记造册了。

    从今以后他们就是正正经经的岭下村村民,再也不用提心吊胆。

    宁栖禅想着正好自家的田地没人种,问赵易他们愿不愿种,每年给他们交一些粮食就成。

    赵易不知道说什么好,暗暗决定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她。

    每日和村民们一样下地,很快就由土匪转换成了普通村民。

    宁栖禅家,虽然家里那么多人都没了,可她要忙的事比之前只多不少。

    毕竟之前有那么多人帮她,现在却是事事都得自己动手,忙得脚不沾地。

第170章 临危不乱[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