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6.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吕大福愕然看向儿子。
想说他不山贼吗?怎么突然变成王爷了?
吕有为张了张嘴,不知该作何解释。
事实上,他也很懵逼。
杨牧像例行掏身份证似的。
把金印拿了出来,这才验明身份。
接着坦诚说道:“本王欲大量购进粮食,解镜州百姓口腹之急!”
“吕东主久做粮庄生意,可有良策献上?”
吕大福拱手弯了弯腰:“禀王爷,欲解镜州流民之危,购置最廉价的糙米即可!”
“敢问购进成本几何?”
吕大福咬了咬嘴唇:“禀王爷,产地不同、运输难易不同,价格也不同!”
“寒店销售的糙米,是去年秋收之时自化州购进,成本合计每石一千四百二十八钱。”
“大量购进可能会造成米价波动,另外,此时刚过三月,正处于青黄不节之时,价格肯定要略高一些。”
一千钱等于一两银子,一石糙米差不多一两半银子。
杨牧大概算了一下。
即便把府库里的钱财全部买成糙米,也不过二十多万石。
和他预想中的一百万石,差之甚远。
“王爷,其实镜州各大豪族、粮商手里,就有不少存粮,但他们惜售。”
杨牧点了点头。
这种情况他知道,每逢大灾大难,总有一些不发商人趁机大发国难财。
比如和杜雷合作的十二豪族,就有掺合此事。
他们不过是地头蛇罢了,真正控制粮价的,是那些有后台有背景的大粮商。
杨牧恨不得统统斩之而后快。但现阶段不适合进一步深扒。
微微沉思了片刻。
杨牧说道:“吕东主替本王向各州商人散布一则消息,镜州欲收购一百万石糙米,三两银子一石。”
“……”吕大福瞬间愕然。
他还是第一次听说,买东西自己抬价的,且抬一倍还多。
“本王臭名远扬,可能没人信服,你就以东平府魏府主的名誉发吧!”
“呃……”吕大福又是一惊。
只听杨牧继续解释说:“当前镜州水深火热,自己统筹购买耗时费力,不太现实。”
“各大粮商主动送货上门,让他们赚些钱是应该的。”
“你家就不要赚这个钱了,本王出十万两银子,你尽可能多的帮本王购置棉麻织物原料。”
“如果这件事情办好了,本王不介意给你一个商号大总管当当。”
吕大福听得晕晕乎乎的。
脑子完全跟不上杨牧的思路。
但仍纳头拜谢:“草民恩念王爷提携,定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起来吧!本王面前没嫩多凡夫俗礼,事情也没你说的这么夸张。”
“本王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贵公子曾与本王有恩,但愿你能用心抓住这场富贵。”
话说,杨牧写了个字条,加盖王印。
让他拿着字条,和王府总管李元宝分批交割银子。
第23章 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